26天,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本报记者奋勇冲在第一线,记录我省首例H7N9禽流感患者的治疗全过程
2014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3年5月14日,距离预计的出院时间还差两天,我省首例H7N9患者张某和妻子在枣庄市立医院的普通病房里,度过了一个特殊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日。这既是结婚周年纪念,也是劫后新生的庆祝。病危、抢救、好转、痊愈。从4月21日入院,到5月16日出院,26天的时间,H7N9这个新病毒,使一个36岁的壮年男子,经历了生死考验。
□新闻回顾
  2013年4月21日,感冒已经6天的张某在妻子的陪伴下,来到枣庄市立医院。“当晚就接到了病危通知。”4月21日晚,得知这一消息的张妻立时哭了起来。4月22日0点40分左右,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
  在枣庄市立医院院内专家会诊之后,很快,枣庄市级专家组也进行了会诊。4月22日,省卫生厅通报,张某是我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在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省级专家组4月22日赶到了枣庄会诊。4月22日晚,国家专家组成员也赶到枣庄进行会诊。4月22日晚上10点左右,开始为患者上“人工肺”。4月24日,张某的肺有了些许好转。李金来解释说,患者白色的肺上,开始出现黑色的部分,这说明水肿在消退,肺部功能在恢复。
  让医护人员感到高兴的是,4月28日起,患者的病毒检测成了阴性。“28日,患者的肺部已经明显好转,当天下午,进行了‘人工肺关闭试验’。”李金来说。
  4月29日,“人工肺”正式撤掉。“从这时起,患者进入了安全通道。”李金来说,之后主要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因为感染,张某从4月29日开始发热。
  “到5月2日,患者的体温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这代表感染基本控制住了。同时患者的消化道功能开始恢复。”这时,李金来、孙文青等专家才开始稍稍放松了下心情。
  5月3日,有创呼吸机也正式撤掉。“这代表着患者进入了巩固恢复阶段。”孙文青介绍。
  “从此之后,患者可以说进入了‘一马平川’的阶段。”李金来说。
  经过3天左右的无创通气支持,间断性辅助呼吸,到5月6日,患者可以只靠吸氧维持需求。
  5月6日,张某的儿子,即我省第二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康复出院。一家三口在重症监护室短暂相聚。
  “5月5日开始,我的记忆才比较清晰了。”张某陆续从医护人员口中听说了自己的救治过程,逐渐找回了那段失去的记忆。距离张某入院已有半月时间。
  5月11日,经多级专家对病情评估,张某正式转入普通病房。又经过三天左右的康复治疗,张某已经康复。5月16日,张某将正式出院,而关于H7N9的记忆,将伴随他一生。
◎小结
那一刻,我们都是一家人
  对这位患者的一家来说,这26天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而对于我们,与其说是在报道,不如说是在陪伴这一家人祈祷奇迹的出现。
  从最初的恐惧到担忧,再到转机,最终迎来奇迹。这个过程,是让人终生难忘的。本报记者一直冲在第一线,尽量把最新的信息告诉读者,在当时的那种境况下,尤为重要。因为,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都在关注着这场疫情的发展。信息、进展、服务、科普,本报记者希望把最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大家,以此让大家对疫情有个科学的认识,并打消大家对疫情的恐惧。这,就是媒体的担当。
  最终,我们一起战胜了疫情。当记者的镜头拍到患者康复走出病房,当镜头拍到一家人经过煎熬和等待终于团聚时,医生、记者和关注他们的人们都理解了幸福的含义。是的,这个结果是所有人共同期待的,所有人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们曾经为患者的病情担忧,也曾经为这个家庭打气,更曾为患者的康复而欢呼。带着感动和喜悦,我们一直陪伴着这个家庭。或许可以说,那一段时间,我们都是一家人。  (胡修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