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第一次”让我尽了一份儿孙的孝心
2014年03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家孝故事】
□孔庆林
  在我的记忆里,祖父始终是乐呵呵的。不论生活多么清苦,烦恼、忧愁这类字眼似乎永远与他无缘。祖父是55代衍圣公孔克坚的后裔,到了他这一代,是孔子第71代孙。曾祖父孔广栋是教书先生,教了一辈子书,祖父、父亲都曾是他的学生。祖父受儒家安贫乐道思想的熏陶,虽然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而且四书五经的许多章节他都能背下来,却一生没有写过文章,没有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记得他常唠叨“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这样的话,他一生与书和农活为伴,从容淡定地走过了78个春秋。
  我与祖父有过四个难忘的“第一次”,都含着一份来自儿孙的孝心。
  让祖父第一次用上暖水瓶。1965年,我被选调由曲阜去金乡县参加社教运动,年底在金乡参军。当我返回曲阜老家与家人告别时,专程赶集花两块八角钱给祖父买了一个竹壳暖水瓶。这是祖父有生以来第一次用上暖水瓶。老人家以往喝水都是随喝随烧,甚不方便。这是我对祖父表达的第一份孝心,有了这个暖水瓶,祖父从此喝水就方便多了,这让我甚感欣慰。
  让祖父第一次接到“外汇”。我参军后不久即临近春节,部队一次发了两个月的津贴共12元,我留出6元钱于春节前寄给了祖父。这是祖父第一次接到来自远方的“外汇”。当时我想,这6元钱是寄给祖父母还是寄给父母?后来考虑到祖父母毕竟年岁大了,还是寄给祖父母吧。6元钱当时能买8斤多猪肉,有了这6元钱,长辈们可以过个好年了。
  让祖父第一次坐火车。入伍的第二年,我给父母亲写了一封信,希望秋收以后让父亲带祖父来部队看看,因为祖父没出过远门,一则让老人见见大城市,二则也了却我的思念之情。我的老家离火车站不足一公里,可祖父从未坐过火车。那次祖父和父亲来徐州,是他第一次坐火车。那天,我带两位老人逛了淮海路,老人惊讶地问我:“怎么这么多人,是赶集的吧?”我告诉他这里每天都是这样,不是赶集,老人这才略知“城市”的含义。
  让祖父第一次照相。两位老人在部队住了两天后,我和他们去拍了一张合影。在一家照相馆,两位老人坐着,我站在他们身后,三代人合拍了一张照片,这是我和祖父的第一次合影,在我印象中,这也是祖父第一次照相。祖父戴着圆顶瓜皮帽,和平时一样与世无争的慈善表情;父亲戴着一顶旧单帽,上身穿着我入伍后脱下的带补丁的旧中山装,亦是一副平和安详的样子;我则是红帽徽、红领章。那年祖父77岁,父亲55岁,我21岁,这张照片至今我还珍藏着。每每看到,总有一种酸楚、伤感的情结萦绕在我的心头。
  祖父从徐州返回老家的第二年秋末便去世了。当时老人家背着粪箕子(一种柳条编制的农具),跟在翻地的拖拉机后边捡拾收获时遗落的地瓜。一天的劳累后,傍晚刚一回到家,他就再也没有醒来。祖父一生来也清白,去也清苦。
  我的祖父叫孔昭池,谢世已有40多个年头了,可我与祖父的四个“第一次”,让我多年来都不能忘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