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叩开博鳌大门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廖雯颖
  商业模式:会员制
  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由于参会嘉宾级别高,成为众多企业积极参与的对象。以2012年为例,正式参会代表1432人,企业家1105人,占到77%。
  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参与博鳌论坛,事实上,博鳌论坛采取定向邀请的参会方式,只有会员和受邀代表方可参加。会员分为五大类,包括荣誉会员、发起会员、钻石会员、白金会员和普通会员。其中荣誉会员和发起会员有严格的名额限制,发起会员针对26个发起国,每个国家仅有2个名额,选派各国前政要、知名人士和非营利机构,入会费为1000美元;荣誉会员则不超过10名,免交入会费。最新的荣誉会员名单上仅8人,其中4名前政要、4名企业家,均属行业领袖。另外,荣誉会员和发起会员现已不再接受申请。
  对于想要参会的企业来说,成为钻石、白金和普通会员都有可能。级别高低取决于入会费多少,钻石和白金两种会员均有16年、5年和3年三种会员期限。想成为会员期限最长的钻石A类会员,需要一次性缴纳入会费25万美元(约折合155万人民币);会员期限最短的C类白金会员入会费为5万美元(约31万元人民币)。针对这两类高端会员入会资格,博鳌论坛还实行限量发行,总数不得超过300名。
  普通会员的入会费则显得亲民许多。根据16年、5年、3年和1年不等的会员期限,入会费高至1万美元,低至1200美元。此外,还有一种“临时会员”,企业家通过一次性缴费,可获得出席、观摩论坛年会的资格。
  除了会员,企业还有一种身份能出现在论坛上——“论坛伙伴”,即赞助商。记者查询了解到,最新赞助商名单包括沃尔沃集团、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特仑苏、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联想ThinkPad、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德勤等近30家企业。
圈子效应
  对于企业来说,所有的投入都讲究产出。那些积极参加博鳌论坛的企业,能从这个论坛上获得什么?
  正式会员除了能够参加博鳌论坛主办和协办的年会、专题论坛、会议活动,在年会及其他活动期间与政界、商界及学术界领袖直接交流,博鳌论坛还会根据会员的需求和兴趣定期为会员举办小范围会员俱乐部活动,包括非正式的研讨会、交流会、商务考察以及慈善、公益等活动。不同种类的会员能享受的具体权益有内部差别。经过多年运作,博鳌利用自身平台整合资源吸引企业入会、赞助,“各取所需”的模式已日趋成熟。一位媒体市场部资深人士点评:“活动、会议、小范围的俱乐部好比打一场高尔夫球,带来的都是圈子效益。”另外,高层次的嘉宾、专家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论是获取专业的资源信息,还是增加公众曝光率,企业的获益都是多方位的。
  记者从博鳌论坛了解到,今年的论坛除了设有数十场正式分论坛外,还计划为企业家量身定制一系列CEO闭门会议,包括与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委负责人闭门对话,介绍中国改革规划、经济前景,听取CEO的意见和建议;与省、市长闭门对话,介绍这些省市的投资环境和改革规划;与10位大学校长对话,还有跨国公司CEO脑力激荡、中国区总裁圆桌会议和民营企业圆桌会议,满足不同身份企业家需求。另外,年会还将设置包括能源资源、医药、投资、汽车、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CEO对话,针对性越发明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