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一颗一丝不苟的灵魂?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马绍栋
“生产装备和国际接轨,管理模式和农业接轨”,记者在省内多家制造企业采访时,听到企业家这样抱怨。
设备靠钱就能买到,好解决,而工人的素质问题、意识问题、能力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省内一位多年从事工业制造的老工人曾经告诉记者,国内装备水平可能跟德国差几年,而工人的素质水平,却可以差上百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到吃饭时间,中国人放下手里的活就走了;而德国人会仔仔细细把手头的活干完再去。”记者采访时也多次看到,许多中国企业进口了德国设备,对方派工人来安装调试,车间里闷如蒸笼,两个德国年轻工人汗如雨下,但却丝毫不影响干活的劲头,仔细地检查每一条线路。
德国人拧好每一颗螺丝的“专一”与“专注”,恰恰是国人要学习的。
为何会有这种差距?本质上讲,德国人血液里都流淌着质量,流淌着标准,流淌着把产品做好做精做到极致的基因,并成为可以流传后世的文化。究其背后,则是整个国家对实业、实体经济的重视,对一线技能工人的尊重,以及形成了制造这种尊重的良好环境。
没错,在德国,许多一线工人工资是办公室白领的3-4倍,一些专业岗位采取世袭制。作为一个原材料缺乏的国家,德国通过大规模、系统化的职业教育,创造了质量型的人口红利。目前在德国可以参加的职业培训多达350种,培养出了庞大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这些技术人才在德国人口中占有相当高比例,成为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强有力支撑。
反观国内,工厂的生产一线岗位成为多数年轻人鄙视的“脏活累活”,不少大学毕业生宁愿坐在办公室一个月拿2000块的工资,也不愿做一线工人拿4000-5000元的工资。
同样,制造业利润回报率微薄,让很多做实业的老板去做金融、房地产,挣快钱。而职业教育的短板更无法与德国相比,技能教育与企业现实的严重脱节,让高技能产业工人供应成为奢望。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制造”创造的奇迹毋庸置疑,而争议也从未间断,尤其是在当下装备水平和国外先进国家差距基本不大的情况下,人的素质差距正越来越明显,全球化竞争下,设备升级的背后更需要人的升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