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一初中上课实行“走班制”
期望让优生“吃得饱”,待优生“吃得了”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1日讯(记者 张晶) 牟平区武宁中学在初四年级推行梯式分层教学,以成绩差距较大的数学为试验学科,打乱传统行政班,按学生实际水平分班教学。学校希望通过走班制让尖子生“吃得饱”,一般学生“吃得了”,迅速提高整体成绩。
  去年10月,牟平区初中进行了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武宁中学发现在数学成绩上,初四年级没有一个满分答卷,优秀的学生并没有完全凸现出来。为此,学校在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果断开始在初四年级实行分层走班教学。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距,水平有差距,同样一份卷子,水平高的学生只错了1道题,那么老师只针对性地讲这1道就可以了,但是水平差一些的学生有可能错了3道、5道题,那么老师就需要给他们讲,错1道的学生就不用老师再多讲了。”武宁中学初四级部主任曲亭说。为了既能凸显优生,又能兼顾整体孩子的成绩,学校将原来初四的4个行政班,以成绩差距较大的数学为试验学科,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高低,分成4个数学班,从1到4,班级难度逐层降低,学校在老师分班的基础上,还参照学生的志愿进行调整。
  武宁中学校长王小波告诉记者,选出来的班级不是固定不变的,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以及学生自己的意愿,对学生所在的班级进行微调。
  “我现在在数学2班,觉得挺好的,老师讲的比较细致,挺适合自己的。”学生孙慕华说,“之前在原来的班,有的难题就跨过去了,上数学也不喜欢深究,现在在数学2班,愿意和同学沟通,有不懂的还愿意和老师说,不是那种能撂就撂,比较喜欢钻研。”谈到走班之后同学不是自己班的感觉,孙慕华轻松地笑了,“那会儿都不管这个了,只顾得和小组一起讨论题了。”
  从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个学生反映的结果而言,反响似乎还很不错。校长王小波告诉记者,在去年冬天的期末考中,学校数学满分的孩子有6个,整体的平均成绩也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对于真正的改革成绩,王小波表示,最大的考验在于今年的中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