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顽童到学霸:季羡林的学生时代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乱世出大师。被誉为“国宝”的季羡林先生就是在抗战时期那个国家支离破碎的年代成长起来的。季羡林出生于一个非常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是个顽童,但他凭着自己的勤奋,加上机遇,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钱文忠的这本《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向读者呈现的就是季老从顽童开窍,在战火中求学,最后归国任教北大的非凡经历。
  季老的学生时代颇具传奇色彩,他曾经历叔父一夜暴富、从日军虎口险脱,后来又因二战留德十年,归国难见家人。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战争年代大师历经沧桑苦难的成长历程,而这,其实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钱文忠在书中的讲述,详细、生动而幽默,读起来也像看悬疑电影一样,颇有揪心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季老有着苦难的童年和坎坷的成长经历,从小就调皮捣蛋,虽有叔父的严格管教,但仍本性难改,抄袭、看闲书,甚至是练武。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济南新育小学上学时,对外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是神秘的东西,便越有吸引力”。学习英语不仅给他探索神秘的乐趣,让他感到了无限的幸福和快乐,更是使其彻底脱胎换骨,逐渐蜕变为学霸,以致最后在语言学研究上登峰造极。
  身处战乱年代,人们总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候。1935年底,季老作为交换生到德国留学时,一对儿女尚幼,本来计划只需两年时间,但因为战乱等原因,他在哥廷根大学一待就是十年,而且也与远在济南沦陷区的亲人断绝了联系。很难想象,当时急切想回国但无法成行的季羡林是如何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在隆隆炮火中熬过那些个日日夜夜。
  1945年二战结束后,“家书抵亿金”的痛苦峰回路转,10月底,季羡林离开哥廷根大学,辗转瑞士、马赛、越南、香港,于1946年抵达上海。怀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深厚情谊,他谢绝了到剑桥执教的机会,选择了到北京大学任教。又延宕了一年,1947年暑假,年已36岁的季羡林才回到暌违12年的家乡。
  如今,大师已逝。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大师传奇的成长轨迹,更有其对待未知的强大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其对祖国和家乡深沉的思念和爱。这本书对于仍处于学生时代的年轻人、家有学子的父母长辈,以及关注和喜欢季羡林的读者都会颇有启发。
  2008年,钱文忠应《百家讲坛》之邀录制讲述季羡林求学经历的节目,因节目未能播出,才将节目转为文字版本,结书出版。因此本书行文画面感很强,故事感强,语言幽默,唯一遗憾的是行文略显啰嗦。
本报记者 刘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