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竹韵浓 墨短情长
——访墨竹画家王和平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德领        

  1970年,16岁的王和平到云南当兵,负责黑板报、墙报等,当时就对竹子有种莫名地偏爱。“老家有竹子,部队的附近也有竹子,每次想家时就对着竹子,听风吹竹子的沙沙声。”
  “1976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在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了《芥子园画谱》,令我爱不释手,有时上基础课都看,不时临摹涂画。”王和平说,由于图书馆规定一本书最多只能借3个月,只能借了又还,还了再借,直到毕业。工作后第一月的工资便买了《芥子园画谱》,一直保留到现在。
  “因少小离家,每次在红河山边、哀劳山边看到竹子,都会想起家乡,想起母亲,对竹子有一种独特的情愫。画竹之初,也是一种缅怀和精神的寄托,而这种情怀一直促使我坚持到现在。”王和平说,在竹子身上,也看到了虚怀若谷的品格、顽强的生命、做人的原则,它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
  1981年,王和平转业之后,师从著名画竹名家杨冠芬、吴东魁,之后又拜董寿平、娄师白为师,亲授画竹之法,摹古今竹谱,观竹象、觅竹韵,常年不辍。
  “喜欢风竹,喜欢跃然于纸上的灵动感和神韵。”王和平说,对于竹子,他有一种敬畏感,故乡有竹子,哀劳山边有竹子,复旦校园有竹子,后在济南工作的地方也有竹子,每次看到竹子都有一种亲切感,一种来自于家乡故土的情感。由于喜欢竹子,济南但凡有竹子的地方,都留下过王和平的踪迹。有时坐公交车看到竹子,都会在站牌停下,原路返回,站在竹子旁端量半天。
  “竹子本身就是积极向上,正直不弯,淡泊高远,虚心明志而不贪婪,情采飞扬而不跋扈,品位高尚而非低俗。”王和平说,现在也朝着形态上追求,神韵上图索,力争自己的画作不落俗套,不那么平庸。“最喜欢‘大风起兮竹飘扬,本色不改根不移,其志仍在碧云上。’”
  从临砚伏案到竣笔,整个过程是一种心灵调适,更是一次心迹的旅行。“我推崇画中有诗,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画竹追求形式美,构图线条水墨等要对立中求和谐,水墨运用有力度,画面语言有纯度,突出重点有靓度;意境美则通过虚与实,浓与淡,动与静诸元素的组合与融合,引发观者联想翩翩。”
  古人云:“画到白头难画竹。”越是简单的,就越是丰富的。呈现于纸上的墨竹,外人看起来很简单,但竹子的干、节、枝、叶对笔墨线条的要求是很高。“胸中之竹长在,同时又常常被手中之竹取而代之,提笔先画竿,之后布枝、添叶。”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和平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多次梦到家乡的竹林,有时还能寻觅到竹林七贤的踪迹,或邂逅倾国倾城、能书善画的管夫人。出于游子的情怀,准备于4月底在老家举办画展,献与父老任评点。为避免竹画单调,还约了中国美协会员王传俭先生搞联展。
  王和平说,画竹者不在其数,但对于竹根却很少有人提起,唯有一幅元吴镇的墨竹图,形如竹根,貌似苍竹。“看到竹根让我想起母亲,其默默付出的精神特征完全吻合,之后跑了济南十多处竹林寻找其影,观其尊容。我想将她从地下请出来,推上画坛。借此探索母亲的胸怀,无私无言无求无欲只有奉献的精神。成功与否,我不在意,只是释放自我情愫。”
个人简介:
  王和平,字竹君,号牡丹居士。祖籍山东菏泽。一九八零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一九八二年师从杨冠芬、吴东魁画竹,一九八八年拜董寿平、娄师白为师,亲授画竹之法,摹古今竹谱,观竹象、觅竹韵,常年不辍。墨竹图轴被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大使馆和台湾公共关系协会、中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友人收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