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人老牟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老牟在墓园内打扫卫生。
  老牟在清理集中火祭的场地。
  老牟在砍竹子。
  值班的夜里,老牟手拿对讲机,观察者墓园内的情况。
  夕阳下老牟行走在墓园内,白天的巡逻任务即将完成。
  老牟正在清理墓园。
   文/片 本报记者 刘涛            
  每到清明节,墓园就成为人们追忆逝去亲人和寄托哀思的场所。可平时的墓园是怎样的?它又是如何被维护的呢?清明前夕,记者走进了日照市千秋苑公墓,感受守墓人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3月29日,记者来到日照市千秋苑公墓,见到了守墓人牟善光,老牟今年58岁,他家离公墓并不远,做守墓人已经有15年之久,为人和善,总是带着笑脸,听说要拍照,还特意去换了一身新衣服。“上镜就得精神点”,老牟边整理衣角边笑着对记者说。
  清明节前后是墓园最忙的时候,最近老牟除了做些常规的修剪花木,清扫墓园,夜间值班等工作外,还要为清明祭扫做些准备工作。墓园中养了几十只鸽子,老牟会经常看看它们,给它们喂喂食。
  “今天上午砍了些竹子,给清明来祭扫的人火祭用,我们不提倡火祭,这个季节比较干燥容易诱发火灾,但考虑到祭扫人的心情,我们还是设置了集中火祭的地方,砍些竹子给大家提供点方便”,老牟说。
  夜里9点左右,记者跟随老牟行走在墓园内,周围一片寂静,虽然是两个人,但身处这样的环境,仍然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一般人会认为在墓园工作应该需要胆子大,但老牟认为这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其实就是个工作,和别的工作没什么区别,这里环境好,我把这里当成公园。”老牟这样说。夜间值班是老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为了防止偷盗行为的发生。
  当被问起在守墓时有没有遇到过令人难忘的故事,老牟告诉记者,他的确见过很多故事,很感人,但他不愿讲述,“前来墓园扫墓的人都是失去亲人,都是心情很悲伤的,我们作为旁观者不能把看到的当成段子,而应深埋心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