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引进种植
春茶品质上乘 泡七次仍有余香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月28日,肥城市老城街道东关居东兴茶园里,茶农们开始了今年第一次采茶工作。肥城的茶园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泰山西麓,首批春茶品质上乘,七泡仍有余香。据了解,村民在双峪村西北穆柯寨东山沟里,发现上世纪50年代当兵返乡人员从南方引回的茶树,把山东种茶历史向前推进了10多年。
  自2000年以来,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有人相继在肥城各地种茶,但由于气候原因
都以失败告终。为增加集体和群众收入,老城街道东关居委会决定创新尝试发展以茶叶为主的高效农业。从2009年开始,东关居委会确立“发展生态有机茶”的工作思路,投资100多万元对初期40亩实验茶园进行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获得成功,注册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泰山君子茶”等茶叶商标。
  1日,记者在双峪村西北的山沟里看到老茶树,多丛茶树分散生长在山沟、山坡,茶树不到一米高,在初春多数北方树种刚刚发芽的时候,这些老茶树多数叶子却都是绿色的,当地老人说这些老茶树种植于上世纪50年代,早于“南茶北引”10多年。“这边冬天温度低,这些茶树叶还是绿色的,这么长时间已经适应了冬天的环境。”双峪村种植地一工作人员说。
  2010年,东关居委会为了发展村经济,带动村民生产致富,在村支部书记陈思忠的带领下,把种茶作为东关居委会以后的重点农业发展项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有茶园1400亩,项目建成后可达3000亩,茶园集茶文化展示、茶叶种植加工、科技示范、生态旅游观光、游客体验参与于一体,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据了解,茶园帮助张花、田花、河口等6个村,流转土地发展茶叶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带动周边村把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还解决了300多人的就业问题。
  (李亚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