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ipad”成祭祀品
“另类”祭祀市民褒贬不一
2014年04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枣庄4月1日讯(记者 张冬梅) “iphone”、“ipad”、“苹果套盒”……马上又到清明节了,各种另类祭祀品层出不穷。4月1日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另类祭祀品,市民褒贬不一。
  记者走访了滕州的几个大型市场发现,在囊括了衣食住行的祭品中,纸质“iphone”、“ipad”等另类祭祀品比较抢眼。在平行路上的一家祭品销售店,半小时内卖出约20捆烧纸和纸钱,8位中老年人无人购买纸“iphone”,只有一名30多岁的青年看到很好奇,买了一个“苹果套盒”。
  “这些新玩意,我都不懂,给去世的老伴烧纸钱才是最合适的。”一名购买祭品的老人说。“我早就在网上看到有卖这些另类祭品的,原本想网购的,既然店里也有,就一定要买个,老人活着时用不上,现在烧给他,让他也开心一下。”买“苹果套盒”的年轻人说。
  除了祭品的另类,祭祀方式近年来也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有网站推出了网上祭祖,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了电脑上,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轻点鼠标来随时随地祭祀已逝的亲人。
  对于这种祭祖方式市民看法不同。市民张女士就对这种方式很支持:“现在很多人都在外地工作,虽然说现在清明节有假期,但是回去一趟还是很麻烦,而且时间很紧。时代在发展,祭祖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只要诚心诚意祭奠其实方式并不重要。”而市民王先生对这种网上祭祖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做。“网上只是随手一点就完了,亲自去扫墓才能给自己更多表达心意的时间。而且清明节不仅是缅怀先人的节日,还可以趁这个机会和家人一起出去踏青,一家人好好团聚团聚。”王先生说。
祭祀逝者 应避免庸俗
  针对另类祭祀,记者采访了滕州市民政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人们应该正确地认识丧葬文化,清明节是人们祭祀先人表达生者对逝者的缅怀,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文化,所以在祭祀先人时应带着一种神圣感,要避免将仪式庸俗化。”工作人员表示,“祭奠逝者,表达的是生者对他们的思念,不论祭品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那份真挚的心。一些另类的祭品,也是时代的产物,只要不是存在一些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市民也会慢慢接受的。”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可以选择绿色祭祀文明祭祀,用鲜花代替烧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