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参与主办腾讯书院文学奖揭晓
苏童领衔年度作家大奖
2014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阿来领奖
  ◥翟永明吟诗
  苏童领奖
     1日,由齐鲁晚报联合腾讯文化主办的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中国严肃文学的首个网络阵地揭开面纱,标志人文精神在网络时代的回归。苏童、阿来、翟永明、陈晓明、徐则臣分获年度小说家、年度散文家、年度诗人、年度批评家和年度新锐作家奖,年度致敬作家奖则颁给了牛汉、雷抒雁、韩作荣、郑玲、纪弦等2013年逝去的诗人们。
  ◎苏童
网络不影响我的写作

  2013年是苏童回归和再出发的一年,他的《黄雀记》再次展现了一个杰出小说家从小世界呈现人生世态、世事沧桑的叙事功力,充分彰显了在平面化、泡沫化、信息化泛滥的时代,文学应当保持自身根源的努力。苏童表示:“我觉得对于文学创作,事实上很少有人会真的把取悦市场、取悦读者作为自己的写作目的。所谓的互联网时代对我造成的干扰当然会有,但它一定不是致命的,它还没有这样大的破坏力和冲击力能改变我的写作。”
  早在二十几年前,苏童的《妻妾成群》就被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当下又兴起一股将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的热潮。苏童对此认为:“影视改编可以试一试,市场好你沾光,如果不好也真的没关系。因为你的小说是你的作品,影视剧是人家导演的或者一个公司的产品,它并不代表我。”
◎阿来
仅为边疆做了点工作

  凭借历史文化大散文《瞻对》,阿来在年度散文家的评选中赢得了16名专业评委中的10张选票,远远超出其他竞争对手。在参加颁奖礼前,阿来特别嘱咐不要叫他阿主席,也不要叫阿来老师,要叫“阿来那”,因为“那”在藏语中是哥哥的意思。对于获奖,阿来说:“为了给我这样一个奖,多多少少突破了我们今天关于散文的一般分类的概念。我想我们真的回到了古代大的散文,就是今天过细分类当中散文这样一个概念。”谈到《瞻对》,阿来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永远有一个特别漫长的边疆,这个边疆是逐渐完成跟中华文化交融的。所以,我觉得即便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我们也要关注到边疆地带,我自己仅仅只是做了这么一点工作。”
◎翟永明
寂寞让我看清方向

  “腾讯书院文学奖”在年度诗人颁奖词中对翟永明2013年出版的诗集《行间距》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闪烁着高调而隐忍的光芒,气息古今相接,意识与目光深具当代,直指人心之脆弱坚定。”翟永明对此表示,“听了颁奖词,觉得不胜惶恐,因为我觉得我的写作承受不了这么高度的评价,只是觉得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坚持写作,一直在不断地追求一个我觉得也很难达到的写作的目标。”有人说这个时代作为一个诗人是非常寂寞的,翟永明对此认为:“我觉得这个情况对我没什么干扰,因为在一种比较寂寞的状态里才能比较清楚地看清自己写作的方向。另外一方面,我也不觉得有多么寂寞,我并不需要有特别多的读者,这个可能是诗人一个自己的选择吧。”
         (刘雨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