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难得
——李明同印象
2014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世纪末,我还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任上。有一天我去参加由教务处主持的一个“素描教学研讨会”,发现会场上陈列着几幅非常优秀的素描作品,尤其其中人物素描那扎实的造型、凝重的神态、呼之欲出。原来几幅最出色的作品都是出自一个人之手——环境艺术系学生李明同。李明同这个名字第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有一次我到环境艺术系办公室去,看到墙上陈列着一幅大幅的工笔重彩全身人物画,形象准确优美,用线挺拔,色彩雅致,令人赏心悦目。我一看画上落款,又是李明同。学生作业如此突出地悬挂在系办公室,应是系里的骄傲。这是李明同第二次给我以深刻印象,比第一次更强烈——“他很全面”,我想。但此时我对他了仍是“姓名对不上人”。
  2001年李明同毕业前夕,我约他见面,希望他“考留校”(当时个别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还可“考留校”,以后改为只有“硕士”以上学位才能“考留校”。)结果在同专业考试中他又名列第一,证明他不仅在绘画方面,在专业设计方面也是优秀的。但因某种原因,最终只为他提供了我院高职部的教学工作岗位。后来他回到自己家乡,在烟台大学建筑系任教。虽然也很好,但我深感遗憾。
  明同是一个人才,基础好,专业好,人品好也——他在师生中享有很好的口碑。比如,他曾受人之托,到不相识的人家家里辅导其子弟“美术高考”,他丝毫不敷衍,不仅认真负责地教,还请来他的同学为考生当模特,不取分文,不受任何答谢。他的确是有才有德。
  明同的速写善于处理复杂的画面,构图完美,疏密有致,造型准确简洁,令人耳目一新,有许多精彩之作。
  速写是作者记录生活,感受生活的直接途径,是灵感的源泉,是艺术创作和设计的起点,好的速写本身就是独立的艺术。摄影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但它不可能取代速写、取代绘画,这是无须赘言的。
(节选自张一民先生《人才难得——李明同印象》 张一民 山东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