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文化校园 塑造育人品牌
——烟大附中校园“润泽教育”独具特色
2014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专刊记者 王伟凯
通讯员 王英哲 石彦丽 任冰冰

  一种成熟的学校文化,肯定有一个明确的理念统摄着学校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个理念就像一轮太阳,照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犹如一个灵魂,统领着学校的发展。
  烟大附中一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各种雅致的宣传栏、文化墙,无一不体现着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润泽教育理念,经过多年发展,该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此,记者到学校进行了采访。
校园文化—— 打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记者在烟大附中了解到,学校充分遵循了校园环境设计的适应性、独特性、主体性的原则,让孩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用学生、老师的作品装饰校园,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学校的每一处景观、每一幅画、每一句话,都尽显润泽生命文化所具有的润物无声、清新雅致、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气息。
  在学校校园里,形简意丰的“启智”雕塑,清幽雅静的读书角,设施齐全的健身操场、洁净美丽的塑胶跑道、配套完善的教学楼、温馨明亮的餐厅……更兼有“三风一训”——校园宣传栏、走廊文化墙、班级特色文化,无一不展现着附中文化校园的优雅和沉静。“用一颗善良的心关爱学生,用一颗细腻的心管理班级,用一颗真诚的心沟通家长,用一颗宽容的心交往同事,用一颗笃定的心提升自己。”刻在教学楼墙上这种宽厚仁爱般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用一颗博大的心去滋润着每一个学生,无声的校园文化环境极大熏陶了师生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
  在校园宣传栏,各教学楼走廊里的名人名言、师生字画、师生活动风采、书柜、图片等这一切更彰显了学校独特的文化魅力。学校教学楼每一层都精致而灵动,每一层都有内涵丰富的文化主题,而每一主题下又有经典书籍作支撑,形成了“乐、洁、健、俭、礼、勤、诚、善、孝、律、责、和”等育人主题。走在学校校园和楼道里每一幅标语都给孩子们感染,让每一步路径都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散发着浓郁的书香,一段段话都向孩子们传递读书做人的种种美德。
  记者看到,烟大附中把校歌、校训、校徽图案及说明、教师誓词、学校简介、学校格言、学生口号等这些学校文化精神建设的主要方面,布置在学校各处宣传专栏和教学楼内,打造了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校园。学校里的图书馆、阳光书吧、班级图书角时时都向孩子们张开怀抱,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孩子们在书香里得到熏陶,润泽,在老师的引领下品味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围绕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积极建设书香校园。学校打造以“人文校园、书香班级、阳光少年”为主题读书活动。自2009年至2013年先后开展五届读书节,主题分别为“让读书成为习惯”、“让阅读成为乐趣”、“让读书融入我们的生活”、“让读书更有效”“让读书伴我们成长”的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培养全体师生读书习惯;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学生的联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共同提高,构建学习型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
班级文化—— 让学生成为主人
  一所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班级文化建设上,这也彰显着一所学校的发展理念。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烟大附中实行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与班级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生气勃勃、充满成长气息的“智诚”班级体,使全体学生个体得以快乐、自由、健康的成长。
  黑板报和四周墙壁成为学生展现才华的文化角。黑板报上的班徽、班歌、班级制度和优秀作业的展示,主题鲜明,墙壁上学生们精心挑选的名言警句,都在规范着学生们的言行,激励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现着学生的风采。
  烟大附中的各班都制定了本班的班级制度,在内容上既符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确保落实,烟大附中设计了各种评比表、量化分,每天、每周、每月进行评比总结,在每月月末还进行“星级班级”评比。学校开展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为每个班级配置了“好习惯伴我成长”量化评比栏目,每个班级根据学校德育处的工作安排对班级学生的习惯养成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每周一评,每月一比,每学期一结,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行为积极性,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每个班的学生都可以看到自己班级的量化成绩。每到这个时候,许多学生都会自发去学校德育处询问自己班的成绩,然后通过班会找出自己班的优点和问题,争取在下一次评比中能拿到五颗星,这样就在每个小组、每个班级、每个年级之间形成了你敢我超,争做最好的可喜局面,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完全的呈现了出来。
  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最能体现班级的精神和个性。班名、班训、班级口号、班徽、班歌是班级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在烟大附中,学生们认真参与班名、班训、和班级口号的制定,经过班会讨论最后确定,每个班徽和班名都融入了学生对班级的理解和感情。班徽的下面是班主任寄语,倾注着感情,寄托着期待,体现着关爱。小学部三年级一班把自己的班集体命名为“海洋之家”,把“建设成为勤学苦练、勇于创新、团结和谐的优秀班集体”作为班级同学的奋斗目标。
  在烟大附中,学生们站在主体的位置,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他们自己动手建设班级文化环境,置身于班级文化氛围中,在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内在激励因素,从而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利于自己发展和进步的不良行为,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品质,走向成人、成才、成功的道路。

  优秀的文化校园,是全体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他对于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班级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文化校园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一个学校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可以说,这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品牌。
  良好的文化校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团结向上的学习风气,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烟大附中,每个学生的精神面貌一天天不断加强,“互帮互助的课堂,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了主动学习的角色;学习小组和学友小组的学习模式,真正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学生主动学习,天天向上。
  烟大附中的文化建设,塑造了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不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构建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文化,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形成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代替的。通过积极开展文化校园建设,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师生、学校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校长周振祥所说,“附中文化”体现的是学校办学育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他不仅成为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更成为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潜能发展的厚重乐土。“追求卓越,臻于至善”的学校精神,造就了烟大附中进取不止的气质风貌。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名优学校,也是莱山区教育对外窗口学校。
文化校园—— 打造学校品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