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日讯(记者 李珍梅) 职校生学语数英,难度降低,内容设计要与职业、生活相关。在5所职校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全市职校公共基础课课改全面推开。 2日上午,在青岛电子学校举行的公共基础课课改现场会上,学校2012级5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上了一堂“What kind of computer do you like?”的英语课。课前,学生分成小组做了关于不同电脑特性的海报,张贴在教室内,并将海报上的词汇自学后通过微信或QQ发送给老师。一上课,老师先给学生播放一段一名销售员向老外推销电脑的视频。由此导出购物的基本句型。随后学生再利用海报和屏幕上的词,练习重点句型。课中,老师设置“砸金蛋”的游戏环节,拓展词汇。最后,学生分成若干团队,实战演练买卖电脑。记者观察到,一节课45分钟,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很紧凑,层层递进。学生兴趣较高,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执教老师曲洪杰感慨,以往的英语课总是老师讲授过度,习惯性将词汇、短语和语法的识记作为重点,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死记硬背,缺乏主动学习兴趣。如今对课堂进行改革后,效果明显有了变化。视频中向老外介绍电脑的销售员就是她的一名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职场应用,能提前体验一下将来的工作场景。 2013年,青岛市教育局在电子学校、旅游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率先进行公共基础课课改试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德育课,各个学校都推出了适合本校专业特点的课改方案。今年4月2日,市教育局下发职校公共基础课课改指导意见,提出教学内容要调整增删,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学习、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学生在技能学习中要渗透文化、提高素质,全市职校公共基础课课改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