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用语“高大上”的哥讲英语“打怵”
2014年04月0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对于新的出租车运营规范中26句服务用语,不少的哥的姐觉得太死板,有时候说了还不如不说。
“就像系安全带这句吧,我说十次也不起作用,还被乘客嫌啰嗦。”2日,在天外村等活的的哥孙师傅,说起运营规范中的规范用语就一肚子委屈。孙师傅开了十年出租,经常在景区拉外地游客,逼得自己跟儿子学了普通话。但每次用普通话建议乘客系安全带,大多被乘客忽略,有时候还会遭白眼。孙师傅说,《规范》里面的字眼也太死板,比如天热了问乘客是不是需要开空调,还得一字一句说“您需要打开空调吗?”,自己说着不舒服,乘客听着也别扭。“直说‘天热了,要不把空调开了?’不就行了。”孙师傅说。
一些的哥的姐觉得,外地乘客可能因为听不懂当地话需要听普通话,但大部分时候还是本地客人,用泰安当地话不仅方便而且亲切。“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泰安人,客人一上车,我们再说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还不如泰安话让人感觉舒服。”的姐周女士说,一次在高铁站拉客人,就是泰城人。客人上车就跟她聊天,起初她说普通话,后来让她改说家乡话,“那个客人在外地好几年了刚回来,就想听家乡话。”周女士说,对于乘客的要求,她也只能照办。
“我初中没上完就工作了,就没学过英语。”出租车司机刘先生说,泰安的哥的姐大都是初中、高中学历,上学时只学了几句英语。现在大都三四十岁了,学会的几句英语也给忘了,更别说再新学26种服务用语。
除了问候和道别等用语外,有的哥反映,其他几句在工作过程中并不常用到。“说那些有什么用,只要我能把你送到要去的地方就行了。”一位的哥坦言,26种用语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有些不方便,“很高兴为您服务”“请记住我的车牌号”“请系好安全带”等就很难真正实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