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们太逗乐了! 
30名小记者“蜗牛小吧”感受相声的魅力
2014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4月2日讯(记者 李孟霏) 传统相声、评书、快板、山东快书……这些丰富多彩的曲艺表演形式,你在威海见过吗?30日下午,本报30名小记者走进蜗牛小吧,在一群热爱曲艺的年轻人的带动下,过了一把传统文化的“瘾”。
  当天下午活动一开始,小记者们就为表演老师李季的京味儿普通话折服了。“原来,现场听相声是这么爽的一件事儿啊,”高区实验二小三年级一班的纪昊小声议论到。而为了能记录下老师们表演的逗乐场面,小记者们纷纷掏出手机相机,有的是为了拍照留念,有的则是为了现场录像,留着回家仔细看看。 
  “我有的同学没来,”神道口小学四年级三班吕洲说,他有的同学没来,他要把现场的录像拿回去给他们同学看看,让大家和他一起高兴一下。 
  在表演了《汾河湾》、《卖布头》等经典段子之后,李季老师又给孩子们讲了相声的集中表现形式。“单口相声包括:短篇、长篇、八大棍;对口相声包括:贯口、平哏、文哏、子母、倒口等等,此外,还有快板书,数来宝等等,”李季说,为了能让小记者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他特地表演几个容纳多种表现形式的段子。 
  经过两个小时的表演,孩子们笑了一场又一场,而相声这门传统文化风趣的语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也让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原汁原味的相声表演太美好了!”高区一小一年级四班的崔正宇说,他想拜李季老师为师,也学习相声表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