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仅三百余逝者选生态葬
传统观念难转变是主因,推广需加强宣传和奖补
2014年04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店玉皇陵内的花坛葬。  本报记者 罗旭君 摄
   本报记者 罗旭君 王欣 
  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行,淄博各大公墓推出了树葬、壁葬、花坛葬、海葬等生态葬。清明节临近,记者走访淄博各大公墓发现,虽然生态葬的关注度很高,但受“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的影响,选择生态葬的人占少数,大部分人仍选择最传统的墓地葬。

1.
7家公墓提供生态葬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宋福舟介绍说,多年来鲁中地区的殡葬习俗一直有浓重的传统色彩,葬式陈旧、繁琐,其实早已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再加上传统烧香、烧纸、放鞭炮的丧葬习俗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污染,近年来,政府一直倡导生态葬。
  “生态葬分好多种,主要有树葬、花坛葬、草坪葬,还有一种是骨灰深埋、不留坟头。”宋福舟说。目前,淄博有7家公墓可以提供生态葬,他们分别是张店玉皇陵公墓、淄川区德归园公墓、淄川区三台山公墓、淄川区龙山陵园、博山公墓、临淄区黄埠山公墓、沂源县荆山公墓。“这些公墓都提供生态葬,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民选择树葬和海葬的比较多。”宋福舟说。
  “我们陵园树葬的价格2000元一位,可供选择的树种为樱花、雪松和高杆女贞。”淄川区龙山陵园工作人员说。“海葬的价格是500元一个盒子,可允许三个家属陪同。”宋福舟说。目前,淄博市正加大惠民殡葬政策落实措施,对城区“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城乡低保、优抚对象实行基本殡葬服务收费优惠减免,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殡葬改革。

2.
选择生态葬者逐年增加
  据了解,淄博市倡导市民实行生态安葬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树葬推行十几年来安葬30余名逝者,花坛葬推行五六年安葬六七十名逝者。3月30日,全市首个“壁葬墙”在玉皇陵建成,安葬6人。“自2003年举行海葬活动以来,共147个家庭将210具先人骨灰撒入大海,按照国家和省每个墓穴面积1平方米的标准计算,共节约土地210平方米。”宋福舟说。
  “会选择生态葬的群体一般是住在城区的居民、外来淄博打工的人或者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每年选择生态葬的市民开始增加。”宋福舟说。
  “在国外这种生态节地的葬式,已经被大家都接受了,我们应该将有限的空间,多留给活着的人。这次我给亲人选择的是树葬,因为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市民董女士已经定居美国,在参观了玉皇陵多个园区后,特意给父母选择了树葬。

3.
“入土为安”阻路生态葬
  “我父亲是前几年去世的,当时墓地是8000元一平方米,当时也考虑生态葬,我们去公墓打听了,树葬才1000多元。但父亲辛辛苦苦养我一辈子,他去世了,不能因为钱的问题而不让他老人家入土为安。老人家死后如果连一块墓地都没有,显得我很不孝顺。”张先生说。
  “清明节别人都去给先人上香、烧纸,我连个去上香烧纸的地方也没有,所以海葬我不能接受,树葬、花葬,祖先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纪念碑,也不太能接受。”在玉皇陵公墓祭拜的王女士说。
  “现在城市越来越拥挤,我也觉得生态葬绿色环保。但害怕家里亲人说我不孝,所以母亲去世后我还是花了一万多元买了块墓地将她老人家安葬。”市民白先生说。
  淄博一家公墓的工作人员称:“虽然绿色殡葬的价位便宜,但相对来说,愿意树葬、海葬的还是少数,不少前来咨询的市民先询问传统墓葬的价格,在得知没有墓穴时,或许才会考虑树葬等其他方式。”
  生态葬的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宋福舟分析说,这是因为“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思想仍在群众中占据主要地位,受中国几千年的土葬习俗和思想所影响,且方便拜祭纪念,因此多数市民仍认为墓葬是安置先人骨灰最好的方式。
市民政局: 落实惠民政策 奖补生态葬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态葬是未来丧葬的趋势。”宋福舟说。2014年,市民政局将落实殡葬惠民政策,采取政府奖补生态葬措施,引导鼓励群众将逝者骨灰选择树葬、花葬、海葬等生态葬,推广小型墓、骨灰堂(馆)寄存等节地葬法,积极营造绿色生态丧葬新风尚。
  “生态葬的好处很多,最大的好处是节约土地,不会让逝去的人和活人争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举措。”宋福舟说。生态葬可以为大众提供一种全新的经济实惠的殡葬方式,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此外,生态葬对抑制天价墓地也有积极作用。
  “这是一种全新、文明、环保、永久的殡葬方法和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绿色环保形象,促进全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宋福舟说。利用广阔的大自然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回归自然的绿色殡葬方式,满足市民“入土为安”的传统理念和愿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报记者 罗旭君 王欣
应大力宣传 生态葬内涵
  “主要是人们的传统观念阻碍,让人们不可能很快的接受生态葬,这也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山东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刘海鹰分析道,生态葬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应该加大对环保生态葬的宣传力度,这与后人有益,也对先人无害,应该值得大力推崇。
  “传统观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应是对生态环保葬不太了解,虽然知道这回事儿,但并不理解生态葬的实质和内涵,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刘海鹰说,需要加强对环保生态葬的宣传力度,毕竟推动丧葬的节俭化和生态化应靠各方的努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
  “其实与传统墓葬相比,生态公益葬象征着生命常绿、精神永存,既能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也能体现现代生活方式,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刘海鹰说。
    本报记者 罗旭君 王欣

五种主要生态葬
  海葬: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葬法。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讲求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
  树葬:现代树葬是殡葬的一种新形式,就是人们以认养绿地的办法,植一些树木,将亲人的骨灰撒在树下。现代树葬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地面没有任何殡葬设施,而是以纪念树或自然石为标记。
  花坛葬:是墓葬与树葬的创新,它用花坛代替墓穴,将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坛,花坛上种植花朵。坛位可循环利用。
  草坪葬: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的葬式。西洋风格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配以茵茵绿草,施以香炉、鲜花寄托后人无限的追思。
  壁葬:是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丧葬方式。壁葬墙和普通的墙体高低相仿,略厚些,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盒。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当作墓碑,刻上碑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