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追思遗体捐献者现场的亲情对话:
“孩子,妈妈会来这里和你团聚”
2014年04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3日,山东福寿园遗体捐献纪念碑前,人们给遗体捐赠者、器官捐献者送上鲜花。           本报记者 左庆 摄
     “孩子,在这里不会孤单,等着妈妈,我也会捐献器官遗体,来这里和你团聚。”3日,来自全省各地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家属、志愿者等来到山东省暨济南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前纪念逝者。不少家属在捐献者的感染下,表示自己也要捐献,来这里与亲人团聚。
  本报记者 李钢                     
“能救别人,也是孩子生命的延续”
  一首哀伤的音乐,一枝枝白色黄色的菊花……3日,在济南福寿园公墓里山东省暨济南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前,来自全省各地的捐献者家属前来纪念。
  “孩子,现在你姐姐很好,家里人也都挺好,你不用担心,你在这里也不会孤单,等着妈妈,妈妈会来这里陪你的。”在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前,王万荣一边擦拭着碑上闫森的名字,一边向儿子诉说着。
  这是王万荣在儿子去世后第一次来这里。随行的还有闫森的姐姐闫淑青,她同时也是闫森捐献器官的受体之一。
  2013年3月14日,年仅15岁的闫森突发疾病不治身亡。为了能让孩子的生命得到延续,王万荣夫妇决定将孩子的器官捐献,“能救别人,也是孩子生命的延续。”
  当天,闫森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两个眼角膜被成功摘取,并顺利移植给三名脏器衰竭患者和两名眼角膜病患者,挽救了五个人,而其中一名患者正是他的姐姐,身患尿毒症的闫淑青。

老两口一起签署了捐献遗体志愿书
  “老伴啊,我都挺好的,你等着,我会来和你团聚的。”在遗体捐献纪念碑前,65岁的徐顺桂在女儿徐晴的陪同下,前来悼念老伴。徐晴用力擦拭着母亲马振云的名字,也擦了擦母亲名字上面——父亲的名字,这时,她眼里的泪像开了河一样,再也控制不住。
  “我们老两口一起签署的捐献遗体志愿书。”说起捐献遗体的事,徐顺桂声音非常爽朗,听不出悲切之感,“死了,遗体烧了一点用都没有,还占地方,这捐了多好啊,最后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尽管老两口早就有这个意愿,但他们唯一的女儿徐晴开始并不能接受。“人家老人去世了,都有个纪念的地方,当时我真是无法接受。”但老人意志坚决,经过几个月的思想工作,徐晴最后只能尊重老人的意愿。
  2010年的冬天,徐顺桂和老伴到济南市红十字会签署了捐献遗体志愿书。今年3月12日,马振云老人突发疾病去世。“12个小时后,我们就通知了红会,最后被山大医学院接收了。”徐顺桂说。

传统观念下,许多捐献家属仍有顾虑
  据介绍,近年来捐献器官遗体的人数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全省遗体捐献登记报名5515人,已实现捐献711人;器官捐献登记报名2432人,实现捐献87人;角膜捐献登记报名3889人,实现捐献389人。
  但是这在近亿人口的我省,还远远不够。“现在人们对捐献器官、遗体还是有认识误区。”同样是来祭奠亲人的临沂市人民医院医生孙庆玉表示,中国人传统上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在捐献器官上存在顾虑。
  在现场采访中,记者甚至碰到有捐献家属不愿意向媒体透露自己亲属的姓名,“农村的,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省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也坦承,目前在遗体器官捐献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例如,缺少关爱与救助机制、缅怀机制不健全等。
  为此,省红十字会呼吁进一步建立对遗体捐献者的关爱救助制度,如定期回访与慰问、酌情减免医药费用、成立遗体捐献者救助基金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