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后花园大戏重新开锣
作为景区的常态化演艺项目,每天演出6场
2014年04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精彩的戏曲吸引众多游客观看。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本报济宁4月3日讯(记者 姬生辉 胡祥东) 3日,曲阜市在孔府后花园恢复了原有的大戏台景观,编创整合了以山东梆子为主的40多个孔府大戏,即日起,将作为景区的常态化演艺项目,每天演出6场,上午、下午各3场,每场20分钟。
  3日上午10点30分,一阵锣鼓演奏声打破了孔府后花园的寂静,游客们纷纷循声而来。在一个崭新的大戏台前,续一杯清茶、围坐在记满时代沧桑的石桌前,静静观看身着华服的演员们演绎一个又一个故事。作为孔府最后一站的后花园内,游客们除了欣赏奇珍异草、驻足合影,又多了一个全新的演艺内容。
  “听老人们说,孔府后花园的大戏台演出精彩,现场热闹非凡,但已经难得一见了。”曲阜市民杨怀斌老人说,恢复孔府大戏台演出,让他打开眼界,也圆了很多曲阜老市民的心愿。
  “我不懂戏曲,但看着舞台上的演出,感觉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大孔府的热闹景象,有一种穿越的感觉。”24岁的济南游客王丹说,以前的孔府在游客们心中是庄严肃穆的,是高高在上的,甚至有些沉闷的。随着大戏台的恢复,突然之间感觉孔府从古老的时光隧道中走了出来。
  “这个演艺项目,改变了长期以来孔府静态游览的情况,动静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52岁的游客李明说。
  “在历史上,孔府曾有一支技艺高超的戏班,除接待来此祀奉拜见的各级官员外,还专门供府内的家眷平时娱乐助兴。”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韩凤举说,演出的剧种既有昆曲与徽调,也有京剧、梆子腔、柳子戏等演出。当时,孔府戏班曾名扬大江南北。
  为了让游客体味孔府戏台的遗韵与氛围,增加旅游文化体验,曲阜市文物局决定创新恢复戏台,重新编创了一台以山东梆子戏曲为主的孔府大戏,主要有《大祭桩》、《拷红》、《花木兰》、《四郎探母》、《七品芝麻官》、《桃花庵》、《刘墉下南京》等40多个演艺曲目。从4月3日起,将作为景区的常态化演艺项目,每天上午10点、11点、12点,下午2点、3点、4点分别与游客见面,每场演出20分钟,演出剧目也是从这40多个曲目中随机选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