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3幸福滕州建设
系列报道之一
2014年04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3年的时间车轮驶过,在滕州大地留下深深的印辙。
  去年以来,滕州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高点定位科学确立发展思路和目标,集中生产要素培植经济竞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和保障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逆势增长、晋位升级、重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9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1亿元,货运总量首次超过浙江义乌,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精准的发展定位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成为滕州快速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滕州市注重研判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结合自身发展阶段特征,率先提出、提前推进了一些发展目标,为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到了“捷径”。2011年召开的滕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把滕州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一定位进行产业和城市规划建设布局,去年8月份,省委、省政府出台《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滕州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滕州的发展定位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完全一致。该市把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要求与滕州实际相结合,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全域城镇化的发展理念,编制了全省第一个“全域城镇化规划”,与去年12月份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非常吻合。同样是两年前,滕州市提出了差异化考核的工作理念,与中央新出台的政绩考核体系要求相一致;出台的改进文风、精简合并会议、禁止警车开道、工作日中午禁酒等一系列规定,与当前中央要求不谋而合。视野开阔、切合实际、先人一步、高人一筹……成为近年来滕州发展定位和思路的标签。“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些标签背后,蕴含着对经济形势、发展规律和自身发展情况的清醒认识、精准把握。
  理念一小步,领先一大步。精准的发展定位,为滕州赢得了发展的先机。2013年,滕州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列第22位,比上年提升3个位次;在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中列第12位,比上年提升18个位次。
     凝聚的竞争优势
  面对土地、环境、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日益趋紧的现实,滕州市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坚持三化统筹,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着力培植县域经济竞争优势,县域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滕州市大力实施工业集群化战略,重点发展煤化工、机械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设立2亿元的工业转型振兴专项基金,着力打造两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六个百亿元产业板块和五个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航母级企业,工业经济的规模实力和质量效益同步提升。2013年,该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1350亿元、140亿元。围绕做大做强机械制造产业,该市先后实施了辰阳超精密数控机床、国际机床市场等项目,全国唯一一个设在县级的国家机床质检中心通过验收,初步形成了集研发、制造、检测、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2013年,机械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21.7%。围绕做精做细煤化工产业,该市实施了联想控股滕州化工基地、鲁化聚甲醛和丁醇等项目,基本形成了产品上下连接、企业优势互补、园区功能配套的良好格局,2013年,煤化工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33.9%。六个百亿产业板块蓬勃发展,玻璃深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2亿元。龙头企业培育取得新进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10家,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
  现代服务业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滕州市围绕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物流、大商贸”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服务业专业化战略,全年开工建设过5000万元的服务业重点项目173个,完成投资273.2亿元。加快推进微山湖古镇、鲁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首个省级优秀旅游城市,“墨子鲁班故里、湿地红荷之都”的旅游品牌更加响亮。喜来登大酒店奠基开工,成为喜达屋集团在全国县级落户的第一家国际化五星级连锁酒店,红星美凯龙、沃尔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相继落户,滕州国内外知名品牌达到59个。总投资12亿元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滕州货运总量首次超过浙江义乌,位居全国县级第一位。
  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滕州市在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2万亩,新增农村产权抵押1.05亿元,新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300家,合作社总数达到1200家,位居全省县级首位。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总产达96.84万吨,再创历史新高。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品牌效益进一步显现,大幅拉动了市场、提升了价格,实现农民增收超过10亿元。农业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等水利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1个,扩大改善灌溉面积6.2万亩,成立了山东农科院(滕州)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农机总动力达到16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
温暖的民生答卷
  滕州市原啤酒厂区域,紧邻该市中心人民医院,是房地产开发的黄金地块,至少将产生3亿元的土地收益。为解决周边区域
市民休闲场所不足的问题,该市果断改变了该地块的原定用途,又投资1亿元规划建设了城市绿化和运动广场。这“一减一加”的选择,真切展现了该市重民意、解民需、谋民利的执政理念。
  围绕增加群众收入、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滕州市全年实现培训就业5.29万人、劳务输转5.37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8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657个,“双零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在枣庄市率先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7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九连涨”,月人均达到1958元。在全省县级率先出台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政策,首批10家试点企业2300余人办理参保。扎实推进医保“即时结算”,全面取消城镇居民医保等待期,城镇居民、职工医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20万元、30万元;在全省县级率先推行居民省内、职工跨省医保即时结算服务,为843名参保
  异地就医人员报销医疗费1218万元。城乡低保对象达到70872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1.38亿;着力提高集中、分散供养标准,集中供养五保对象5828人,集中供养率达到71%,年发放供养资金2674.2万元,实现五保对象“应收尽收、愿进全进”。围绕解决回迁慢问题,全力加快回迁安置房建设,回迁房开工率达100%,完成应回迁面积的50%以上,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
  围绕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滕州市统筹抓好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让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2013年,该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处,82%的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高中招生实施阳光工程,促进了教育公平,高考本科录取6198人,录取率达52.2%,高出全省8.5个百分点,考取北大、清华和国际名校27人,山东省理科状元、枣庄市文科状元均出自滕州。对5个镇街综合文化站、70个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全年举办送文化下乡、社区文化节等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次。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滕州中心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6处镇街卫生院门诊病号楼投入使用,建成683处标准化卫生室。深入推进平安滕州建设,投资1.3亿元建设了覆盖全市的视频监控“天网工程”,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97.6%。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