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学习动力首要重塑自信
刘涛老师走进古寨中学,给300余位家长传授“育儿经”
2014年04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涛老师与学生家长互动。 见习记者 陈乃彰 摄
     本报4月7日讯(记者 王天宇 通讯员 孙妮静) 4月3日,本报家庭教育沙龙论坛来到了威海市古寨中学,特邀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库成员、“金钥匙”学习潜能训练中心主任刘涛老师,为现场300余位初三学生家长,详细解答如何“引爆孩子学习动力”,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初四阶段,顺利上高中等问题。
  当日下午4点10分,古寨中学阶梯教室座无虚席,300余位家长早早来到现场,大家都希望通过讲座能了解更多关于教育孩子的知识,以便更好的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中考。讲座开始后,刘涛老师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今天时间有限,在这里我要给大家多讲“怎么办”,少讲“怎么看”,多说方法,少说看法。刘涛老师这一开门见山直击主题的讲座定位,博得了在场家长的掌声。
  刘涛老师在讲座开始首先为大家解读了什么是初四,刘涛老师说:“初四的特点,课程进度加快一倍、知识难度陡增、知识量加大,涉及知识面广、作业量大,面临十次月考。而客观条件呢?升学率50%,淘汰50%。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有压力,老师有压力,孩子有压力,那么我们如何应对?”刘涛老师抛出这个问题后,刚才还很活跃的现场气氛像是突然僵住了,现场鸦雀无声。
  短暂的沉默后,刘涛老师表示,家长们要做的,不是把自己身上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而是帮助他们转换角度思考问题。孩子的学业问题大多表现为心理问题,父母、老师的指责,同学的攀比以及考试的失败等负面的记忆,都有可能使孩子自卑而进入消极、游离的学习状态。而到了初四,面对升学压力,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问题,盲目抱怨孩子“不争气”,这就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了隔阂,心态不好又怎么能学习好?
  所以成长状态与学习状态对于一个孩子十分重要。“我能行”还是“我不行”,“我要学”还是“要我学”,“我会学”还是“不会学”,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生命状态的差别,孩子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学习状态的差别,自卑与自信,全在身体内的“潜意识”,也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所以不要让孩子去争第一,而要让孩子去想着考满分。考第一名是与别人竞争,只要与别人竞争都有压力,一旦竞争失败,势必会造成“我不行”的心理压力;而考满分是自己与自己竞争,这样自己与自己较劲,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动力。“只要比自己原来强就行!”想想这个要求与那些和别人争第一的要求相比,显然更轻松,更容易释放压力,也就更容易出成绩。
  随后的互动环节,刘涛老师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家长明白了四个道理:你认为可能的未必可能;你认为不可能的,如果找对了方法,照样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集中精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奇迹就会出现;目标+方法+坚持=成功,有了这些,你便无法拒绝成功。
  讲座持续了一个小时,刘涛老师精辟、独到、紧凑的讲演,提出了希望家长对孩子能够尊重、包容、接纳、并为孩子指出一条与自己竞争,不要与别人竞争的减压之路,为众多受此问题困扰的家长送去了“良剂妙药”。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学习压力大而厌学是非常头疼的问题,虽然尝试过很多方法但一直都没有收到好的成效。刘涛老师的这次公益讲座,非常及时有效的给他们提供了新的教育思路,帮他们认识到了平常教育中的误区,受益匪浅。讲座后众多家长向刘涛老师咨询联系方式,希望以后能得到更多的问题解答。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