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贱伤养殖户”咋避免?专家建言: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及时发布指导信息
2014年04月1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园园 李静
生猪行情涨涨跌跌都属正常,但在看跌的时候,怎么尽量减少各方损失,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怎么解决“肉贱伤养殖户”的问题?专家建言: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并及时发布指导信息。
猪肉价格高,养殖户盲目进入市场,扩大规模,从而导致市场供大于求,致使生猪价格下跌,养殖户受损;在生猪赔钱卖的情况下,不少养殖户缩减规模或退出市场,从而导致市场供应量锐减,猪肉价格上涨,老百姓为此“买单”。“如此往复,不仅伤害了养殖户,更伤害了普通消费者。”鲁东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邓兆武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庞大,农副产品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来,政府应该有个宏观调控措施,及时发布指导信息,从而避免这种周期往复的“菜贱伤农”、“肉贱伤养殖户”问题。
邓兆武认为,对于农副产品市场,信息应该更透明化一些。拿生猪养殖来说,在猪肉价格涨得凶猛的时候,政府应该及时发布生猪养殖规模、存储量、市场供需量等信息,为养殖户提供参考,避免养殖户盲目跟风、扩大规模,从而避免下一个周期的产能过剩问题。在猪肉价格下跌的时候,也应该发布提醒,使得养殖户可以根据发布的提醒信息,从而确定养殖规模等。“稳定产能才能避免出现这种大幅涨跌的周期变化和伤害。”
此外,邓兆武建议,养殖户应该提高养殖能力,发展绿色、特色农副产品,从而不被市场淘汰。“市场淘汰的往往是大众化的产品。”从这次降价看,普通生猪价格降得离谱,而绿色猪等特色猪受影响较小,这就告诉养殖户,要发展特色农副产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