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德也要接地气
——聚焦乡村道德建设之一
2014年04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赵丽

  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村西头尼山圣源书院举办的“乡村儒学讲堂”颇有名气,曾经在正月里吸引了三百多位听众,连走廊里都挤满了人。就是平时,每逢开课,周边村庄的老百姓去百八十人也稀松平常。
  这样的人气,连村干部也感到佩服。在他们印象里,农民最重视实际,“除了干活吃饭,别的事不愿意啰啰。”自从包地到户,尤其是取消提留之后,村里就很少开会了,即使开也招呼不了多少人来。
  那为啥村民愿意舍出时间去听课呢?当地村民的回答分外一致,“讲孝道是好事,也和咱有关系啊!”
  话虽简单,道理却深刻。这些年来,乡村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许多人的精神和情感却处于空落落的状态。就像地里的庄稼干枯了,需要水分的滋润才能再旺盛起来。但是,这水要浇实在了才有效果,浇错地方,或者光湿湿地皮,还是不管用。
  在基层一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这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反映说,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其实非常难搞,这倒不是说基层没有精神需求。只不过农民最讲究切实利益,而且还有自己的一套认识系统,有的村民连电视都很少看,如果道德宣教活动和他们的需求、想法“不接茬”,那更是喊破天也白搭。
  要想“接茬”,那必须得切合实际生活。这首先需要清楚农民在想什么,烦恼什么,需要什么。泗水县精神文明办一位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泗水正在开展“儒风孝道”教育,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当地是劳务输出大县,不少农村家庭都是男劳力出去打工,家中只剩老人孩子和中青年妇女,家庭关系处理对农民来说是个大事,弘扬孝道思想农民愿意接受。
  找准了农民的需要,还要用适合农民接受的方式去供给。茌平韩屯镇开设的“道德讲堂”,也是用传统文化中孝义、仁爱、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等理念来“诊治”村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要让村民乐于接受这些理念,就特别需要注重贴近性。比如说,什么是“五服”、“六亲”,什么是“家长里短”、“婚丧嫁娶”?这些是农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伦理秩序的基础,从这些词入手,用百姓话来讲授朴素的伦理道德理念,农民更有兴趣听。当然,这就要求,开展宣传教育时,必须得有实干的劲头,不能图省事、走形式,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照本宣科或是弘扬口号,而要投入心血去“经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