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起自来水异味事件半数曾称检测合格
号称水达标为何市民不敢喝
2014年04月1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为居民饮用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自来水问题在多地出现。但有报告显示,我国有2.5亿居民的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和交通干道,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
造成自来水出现问题的原因究竟有哪些?长期来看,包括异味等问题在内的自来水有无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又该如何打消人们对“异味自来水检测合格”等官方解释的疑虑呢?
公布达标后,市民仍囤水
2013年,杭州自来水四度出现异味。此前,环保部门虽多次采集水样检测,都未发现指标异常,也一直没有查出异味的原因。直到今年1月16日,杭州自来水异味“元凶”才被查明。经过多轮专家综合论证,基本认定引起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这是一种低毒性的有机化合物,如若在高浓度情况下大量使用,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除了杭州,仅2014年1月至今,全国范围内至少有10处地方,都曾有自来水异味事件发生。例如,在武汉黄陂区、兰州市、上海崇明县等地,都曾遭遇不同程度的自来水异味问题。而在这些事件中,包括出现苯超标的兰州在内,一半以上的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的水质监测结果均为达标。
尽管如此,不少地区的居民很难信任环保部门“水质合格”的结论。他们只有一边期待着有味道,甚至有颜色的“达标水”变好、变清,一边开始忙着囤积桶装水、瓶装水。
检测不出问题还是检测不到位?
难道是政府认定的水合格标准不靠谱吗?据了解,2012年7月1日起,中国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接轨,共有指标106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
既然执行了如此严格的标准,为什么达标水还是会出现异味等问题?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表示,自来水出现了异味,按照常理,必然有其来源,但一来相关检测结果属正常,二则专业执法部门也无法找到这个源头,所以才会出现“有异味却合格”的矛盾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出现“异味水达标”的怪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检测部门往往重视源头水和出厂水,对于输送至老百姓家水龙头的过程检测较少,但实际上合格的自来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很容易遭遇污染,这种污染往往检测不到或者根本不做检测。
从出厂到入户,可能遭受双重污染
除了较大的水源地污染事故,一般从水厂出来的自来水都是安全可用的,为何水一到居民家里就出现怪味等问题呢?原因就是自来水有可能遭到双重污染。
自来水从水厂进入千家万户,需要两道关卡。第一道“安全关”是供水管网。由于管道设计老化等问题,这一环节经常出问题,此次兰州自来水苯超标正是这一原因。
水经过供水管网进入居民家中,还要经过水箱、蓄水池等二道“安全关”。据了解,由于供水管网压力所限,高层建筑大都需要二次供水,即先把自来水贮存在水箱或蓄水池中,然后用泵打到住户家中。然而,水箱和蓄水池容易滋生青苔和微生物,密闭不严也会进入灰尘,不及时清洗消毒,就会变成一大污染源。
一些在设计上存在“硬伤”的老旧建筑,也给清洗工作带来困难。这些“先天不足”的设施已经投用,后续改造十分困难,长久使用就会影响居民的饮水健康。
据新华社、北京晨报等
自来水可能污染环节
1 水源地污染
地表水源:全国50%存在污染情况,水质不及二类标准;地下水源:存在重金属超标情况,57%水质较差或极差。
2 自来水厂
处理手段老旧:97%水厂使用旧工艺,主要灭除微生物污染;另外3%采用深度工艺,可去除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
3 市政供水管道
管道不达标:中国城市中供水管网中不符合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50.8%,普通水泥管占13%,镀锌管占6%;爆管二次污染:管道老旧的爆管情况容易使自来水遭遇二次污染。
4 末端供水设施
对供水箱和蓄水池等设备缺乏监管,容易产生污染。
被改变的用水习惯
中国100余城市的近3万受访供水用户中,仅约59%的供水用户仍饮用烧开的自来水。仅52.97%的供水用户对水质总体感到满意。
造成用户对水质不满意的具体原因有硬度、混浊、味道等。在北方城市,自来水中的硬度是突出的水质问题;在南方城市,自来水混浊有色是突出问题。
据《中国100个城市供水服务满意度指数》调查
水污染检测数据 与现实有差距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目前我们在环境治理上还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矛盾——各项公开的环境污染排放指标与实际的环境质量并不相对应,换言之,在统计结果显示的污染排放水平不增长的情况下,环境质量却有明显下滑。
就此问题,环保部原副部长张力军也曾提及,我国环境中污染物种类繁多,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涉及的水污染物的就达109项,但实际污染物种类可能达到数百种。
2012年7月1日起,中国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然而,有人指出,这个强制标准由于缺乏实质性的惩罚措施,并不为地方政府和水厂所重视。此外,新标准颁发至今,地方政府和水厂在水处理工艺改造方面鲜有进展。
据法治周末
自来水异味 原因总成谜
今年2月20日,上海崇明县多镇居民反映自来水发黄、有异味,部分地区发生了纯净水抢购事件,崇明县政府随后解释称“因长江口咸潮入侵影响水质”。直至22日,崇明县水务局才表示异味是因当地水厂取水口水源中的苯酚含量超标所致,此时水质污染已影响到10万居民。
2月底,江苏无锡某小区业主反映小区内自来水异味已持续两个多月,用其洗涤后衣物会明显发臭,而社区委托无锡市自来水公司及疾控中心对水质进行了检测,两家机构均表示水质无大碍、找不出异味原因。
3月6日,网曝兰州多地自来水出现刺鼻异味、市民反映强烈。7日傍晚,兰州市环保、疾控部门和供水企业公布监测数据,称自来水符合安全饮用标准,但对异味原因却只字未提。数日后相关部门才披露,水出现异味是因氨氮值过高,经水务公司采取措施降低氨氮含量后,水质随即恢复正常。
(综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