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在乡土诗意中自由行走
2014年04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波,1971年生于济南,结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写意人物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杜滋龄工作室,2011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任惠中工作室,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吉祥三宝 124x248cm
  


  第一次看到张波作品非常震惊,从《黎族阿婆》、《走过大凉山》,到《泸沽湖畔》、《理塘神鹰》,这个青年人物画家不追求生活的安逸与富足,却跋山涉水,几乎走遍了我国西部的每一个角落。他背着相机,拿着纸笔行走在乡土民情中,不断捕捉和描绘那背驼孩子的甘南妇女,手拿转经筒的藏族阿婆,还有叼着烟袋锅咧着嘴笑的凉山老伯。
  与他笔下粗犷的画面一致,张波的性格也十分豪放,言谈笑语间透露出山东汉子所富有的坦荡正气和真诚激昂。“现在人物画家出去写生的不太多,但是艺术总是需要新鲜感和现场感。我在外地云游,喜欢观看和体会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人生信仰。这些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写生,然后回京或者回山东整理创作。我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都来自于云南、青海等不知名的村子里的人物原型,他们长年累月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中,皱纹里,神情里,都写满了故事。”
  的确,真实的人和事更能让人动容。张波笔下的少数民族姑娘,目光羞涩而欢欣,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各种惊喜,那些眯着眼瞭望远处的老者们,似乎看透了世事沧桑。张波说,“画画首先是打动自己,然后再打动别人。这些生活在西部的人们有着不同于我们的某种虔诚和恒久信念,他们似乎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无法忘却,保留着原始、淳朴、动人的人性特征。”其实画他人何尝不是画自己,张波自己笔下的状态也定是所向往的:或徘徊山中,体会山静日长;优游林下,与好友开心相聚;或论道品茗,摆脱尘嚣俗世的羁绊;诗歌唱和,愉悦不堪重负的心灵……张波的艺术便是源于这乡土诗意中的自由行走。
  张波的人物画创作,是靠笔墨情境精心营造的,笔墨技法的一气呵成和突破,给人的视觉带来新的感受。他对于人物体面造型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于形体敏锐的捕捉力和对形体在创作中的驾驭力,从而具备了一种疏朗俊逸的文化气息。他豪爽的性格与那些一侧赤膊,一侧披着棉袍的藏族人物相通,他用皴、擦、晕染的绘画技法来表现夸张的毛领,宽厚的袍子,用大写意的表现手法和黑白灰的调子,凸显了少数民族人物的朴素大方和淳朴,而在人物头部形象的表现上深入刻画,把藏族人民的原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外,少数民族环佩叮当、色彩艳丽的装饰品也为张波的创作带来了鲜活气息,它们不但给粗犷酣畅的画面带来了精致感和节奏感,还让表现的人物特色更加鲜明和完整。
  张波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恩师任惠中曾如此寄语,“张波画的挺好的,对笔墨的理解很深,鲜活灵动且用笔很松。他就像一架古色古香的钢琴,音色音质已全部齐备,只待演奏出一首完整、美妙、有韵味的音乐作品了。”    (贾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