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画境皆乃心境
2014年04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永康写生
  ▲西陵山居图 68.5cm×137.4cm
     展览名称:“画入诗境——孙磊水墨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年4月19-26日
地点:济南画院美术馆
  “画入诗境——孙磊水墨作品展”将于济南举办
  诗人这一身份是神秘的,总会让我们产生无限遐想,在孙磊看来,诗人心中永远有一种沉痛感,这也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永恒主题。作为诗人、画家、策展人,身兼多重身份的孙磊比他人拥有更多的情感线索,他认为,诗歌带给他痛感,因为只有疼痛才能彻底的抒发,表达才会有力度,他享受这种深沉;而绘画却应该是轻松的,这是他在痛到极致时寻觅的庇护,他在绘画中追寻着一丝幽谧与静逸,这也是他想传达给观众的。
  观孙磊笔下的山水画作品,平稳地叙述出一种意象美,恰似一种娓娓道来,这种自然而然的表达,不激烈、不沉重,透露出正如他本人所具有的平和、内敛性情。交谈间,聊起画室墙上这几张新作,这是他前些日子去浙江永康山区写生时画的作品,淡墨润出的远山,朦胧在烟雨缭绕的云气之中,掩映于山间的古寺若隐若现,仿若有梵音袅袅,这不再是写生时对于具体山水景色的一种具象描摹,更多的是孙磊的一种精神诉求,这是他为大家所幻化出的一个精神世界,在这里,你可以冥思、可以想象、可以触摸山水的灵魂。而这些作品也即将在济南与广大观众见面,据悉,“画入诗境——孙磊水墨作品展”将于4月中旬亮相济南,展示的五十多幅作品是孙磊近两年时间进行的水墨作品新思考。
  其中,有大量作品是孙磊在浙江缙云山写生时完成的,像是缙云山中的村舍、朱熹讲学的庭院以及寺院庙堂都是这次写生的主要对象,不起眼的山间小景经水墨晕染,立马通透、灵动起来。在作品《缙云暮冬》中,那随处可见的徽式建筑被孙磊用简单的线面勾画,即刻古朴起来,画面一侧郁郁葱葱的林木为整个画面增添一丝生机,整幅作品被雾气所萦绕,虚实相生。孙磊回忆,此建筑只是旅游景点中极为普通的一角,那时,天还下着蒙蒙小雨,他在远处找到一片遮雨的、僻静的屋檐,提笔作画,坐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不用太多思考,这就是与大自然相处的最舒服的状态。在孙磊看来,中国画的写生方法不同于西方,并不是将自然场景一点不差的移到画面上,更多的是画家自我选择,根据画面整体结构,进行取舍。像是这幅画中,下着雨的天空是没有那片薄云的,可是我需要这片云,云就自然而然的进入到画面,最终,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幅田园诗般的江南风景。
  不禁想起了之前孙磊用岩彩方式塑造的重彩山水,不同于此次展览中山水作品风格的清新、宁静,那些作品在语言上更强调一种材料上的探索、拓展,是材质与精神的统一,用工笔方式的介入,诠释一种写意精神。感慨于孙磊山水画作品风格的多变,他如此回答:“多年来,我的作品并没有局限于某一种风格,看我早期的作品,形式感极强,每次起笔前我都会进行仔细的设计、规划;而随着对精神的渴盼与深入,我开始寻找一种随心所欲,精神亦或是笔墨都不再被禁锢。像是这幅《西陵山居图》是先铺上墨,然后在墨里慢慢画,而这幅《山云图》则是画完点、线以后,再用水墨慢慢渲染;不同的方法便会得到了不同的风格,任何风格都不是刻意为之。
  多变的风格让我们看到了孙磊的不懈追求,然而,他多变的作品中所呈现的格调却是一致的: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文人气质,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精神修养,是经过长期笔墨修炼而生发出的独特韵致。孙磊认为,进入传统的山水画境界非常难,但他需要这种古人的格调,他时常用一整天的时间呆在画室里,不提笔只是寻找那种安静的气息,隔绝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他能静下心去思考、去摸索,终于他完成了由动到静、从繁复到简单的找寻之路,这也正是我们透过他的画面所能触摸到的。 (刘莹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