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级枣梆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英:
六十年枣梆情缘
2014年04月1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李德领
□人物档案:
张文英:国家级枣梆代表性传承人
□对话背景:
她出生在号称“戏窝子”的梁山县方庙村(当时梁山县归属菏泽专区),自幼酷爱戏曲艺术,11岁进入梁山县枣梆剧团,1960年调入当时的菏泽专区枣梆剧团,主攻小生;她不仅秉承了师傅高亢激昂、委婉活泼的枣梆唱腔,加上儒雅秀逸,潇洒俊美的扮相,细腻逼真、优美华丽的表演,在唱腔上俏丽柔婉、刚中带柔,尤其擅长对人物内心戏的把握,可以说唱念做打无一不精。
60余年来,她唱响了齐鲁大地,成功地演出了近百部优秀传统剧。《蝴蝶杯》、《珍珠塔》、《彩仙桥》、《亚郎关》、《姊妹易嫁》、《逼婚记》等优秀剧目,都被张文英磨练成自己的代表剧。
生在“戏窝子”,从小憧憬成为“角”
记者:枣梆出自山西东南部的“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变化,学唱者又多为本地人,所以传出了这个名称,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故一称“zhao梆”。您是怎样与枣梆结缘的?
张文英:出生在梁山县方庙村,当时村里可是个“戏窝子”,全村人皆会唱枣梆,像唱青衣、小生、花旦等都可成一个剧团。我从小就喜欢蹦蹦跳跳唱唱,受他们影响,幼年便开始学唱枣梆。当时邻居像李新胜、桂相连等都是“响角”,经常都憧憬着哪天能够像他们一样成为“角”。
11岁时,进入梁山县枣梆剧团,当时剧团很多老师相教,启蒙老师是唐玉彬。刚进剧团要跟着剧团到处演出,每次看着其他演员在台上演,自己就在台下比划动作,在后台只要有机会就向他们请教唱腔。
只有在下雨、下雪或者晚上其他演员开始休息时,老师才有时间相教,就这样一直跟着剧团边演、边看、边学、边练。
记者: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在剧团跑龙套到担当主角,期间一定吃了很多苦,有没有发生过什么让您难忘的事情?
张文英:进入剧团训练,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冬天下雪后扫开一片地,练下腰、踢腿、拿顶、前桥等基本功。刚进剧团,必须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之前腿都能踢到头顶,不过现在不行了(笑)。基本功和唱腔必须打捞,要不然也唱不到现在。
1955年时,在演唱时忽然失声,这对于一个刚开始学戏的人来说可谓致命的打击,虽然没了嗓子,我仍没有放弃枣梆。失声期间天天在外喊嗓子,练基本功和唱腔,在台上演丑角。听老师说吃嫩柳条可治嗓子,春天就吃柳条,虽然吃在嘴里比较苦,但一想到可恢复嗓子,也就不怕苦了,直到1957年嗓子才恢复声音。
记者:第一次正式担任主角是什么时候?出演的是哪一部戏剧?当时有什么感受?
张文英:记得当初唱的第一出戏是《拾玉镯》,在戏中扮演刘媒婆,是一个女丑。由于首次登台,有点紧张,也不会做戏,表演时内心戏不够,一招一式都没体现出一个媒婆的心理变化,被其他演员说“心里没戏”,现场不少观众都喝了倒彩。
之后半年时间都再没有登台的机会,期间唐玉彬老师又教我如何处理内心戏,包括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半年之后终于有了再次登台的机会,同样是《拾玉镯》,同样是扮演刘媒婆,演出时赢得满堂彩,剧团其他演员都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从此后,演出时便开始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为拿捏某一个表情,都要对着镜子研究半天,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演风格。
“戏比天大,只要角色需要,我就会去”
记者:1960年时,您进入菏泽专区枣梆剧团,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再加上剧团内都是精英,当时心里落差是否很大?
张文英:进入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后,由于自己年轻,再加上剧团很多精英,忽然感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心理落差很大,只能一切从零开始,不断向老师、同事学习。
为能登上舞台唱主角,我更加用心学戏,从练功、唱腔上不断提高自己。又拜刑德稳为师,得到了他的精心栽培,尤其是对小生的把握和拿捏上,包括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亲自示范。之后成功演绎了《蝴蝶杯》中的田玉川、《亚郎关》中的李世民、《姊妹易嫁》中的毛文简等角色。
记者:从艺60余年,演绎了近百个角色,您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
张文英:从11岁到现在,结缘枣梆已有60余年,对枣梆的热爱从未减少过。自己演绎的角色都很喜欢,无论是主角或配角,甚至一个丫鬟,都要认真演出,哪怕只有几句台词,都要认真揣摩、钻研,尤其是角色的内心戏。
因为喜欢枣梆,送戏下乡一次都是近半年,将孩子扔在家中,现在想想挺对不住孩子的。戏比天大,演出时,无论什么戏,无论角色大小,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我就会去。
记者:枣梆曾出现过两个鼎盛时期,能分别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张文英:枣梆的两个鼎盛时期分别是60年代初和1977年恢复古装戏两个时期,后期还流行着“一天不听枣梆腔,心里发痒空荡荡;两天不看本地枣,全家老少把家吵……”的顺口溜。
60年代初,梁山枣梆剧团和郓城枣梆剧团合并到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当时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深受当时群众喜欢,有的群众为了能够买到票,披着被子连夜排队买票。
1977年恢复古装戏后,枣梆也迎来新的春天,老演员们重返舞台,年轻演员满怀豪情,记得在菏泽演出《十五贯》,我在戏中扮演熊友兰一角,一出戏演了3个多月,依然场场爆满。
1992年,枣梆剧团在淄博汇演时,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
60余年来 枣梆是事业 “更是我的生命”
记者:现在菏泽枣梆发展如何?
张文英:虽然现在枣梆的发展不像前两个时期鼎盛,但现状还不错,每次演出都能受到观众的欢迎。菏泽凡有聚集唱戏者,都能听到枣梆的声音,应该说群众基础还不错。枣梆剧团也有不少年轻演员,只要后继有人,枣梆发展就能迎来春天,前年排演的《枣树情》也颇受好评。
记者:退休后,关于枣梆,您常常会做些什么?
张文英:退休以后,虽然离开了剧团,但我的心一时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枣梆。
直到现在,剧团在大剧院有演出,或者在附近送戏下乡,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给他们指导,有时还会上台唱上一段,毕竟唱了一辈子枣梆,对于她的热心从未减少过。2006年时,曾在菏泽艺校任教,传承枣梆常唱腔。
现在经常有喜欢枣梆的票友来家里学唱腔,在家中看戏谱,他们把我的唱腔录好下来,拿回去听、去模仿。每周一、三、五下午都去老年戏曲协会练枣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教,现在有几个票友唱的还不错。
记者:枣梆可谓贯穿了您的一生,如今您已经是古稀之年,但仍然致力于枣梆,您靠什么来保持您当年的情怀?对于枣梆,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而要达成这一愿望,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张文英:11岁进入枣梆剧团,吃着枣梆饭长大,可以说没有枣梆就没有我的现在。60余年来,枣梆就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生命,尤其是被评为国家级枣梆代表性传承人后,这种责任更大。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枣梆能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认识枣梆,了解枣梆,从而喜欢上枣梆,将枣梆推向更高的舞台。
发扬枣梆,要有好的演员、还要有好的剧本。现在剧团改革,让不少剧团迎来发展的春天,但培养好的苗子更是不可缺少的,希望政府能够在培养人才上再给予相应政策。
现在戏曲都在进行创新、改革,但也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脱离了戏曲的本质。像枣梆,在唱腔上力求好听,我就将其他剧目的精华吸收到枣梆中,让人听的时候感觉悦耳,但在改革中又不能偏离枣梆本宗,还要让人一听就是枣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