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一家人,一个村
蒲松龄故乡蒲家村,穿越历史文化的宗族村落
2014年04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古村北门,两位蒲家庄的村民在午后休憩闲聊。
  道光年间的门垛已被风化的凹凸不平。
  村中院墙满是岁月风化腐蚀的痕迹。
  鸟瞰古村风貌。
  清末时期的砖雕斑驳而厚重。
   编者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属,而中华民族的归属则起源于一个个朴实而勤劳的乡村。城乡建设中,应该“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淄博文化历史悠久,乡土传统文化遗产存量丰富,保护传承意义重大。今日起本报推出大型策划《乡村记忆》,带您领略周村大街、淄川区蒲家村、博山区岳西村、周村区李家疃村、周村区万家村、桓台县八里村等六处淄博古村落的乡貌乡情。

文/本报记者 李超 见习记者 刘璐 片/本报记者 王鸿哲
  淄川蒲家村也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300多年前,蒲松龄虽满腹经纶,却乡试屡不中;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此后,蒲松龄的后代在此繁衍生息,如今村里85%的村民都姓蒲,形成了典型的宗族村落。
  如今,村中每一座古建筑无不显示着历史和沧桑;走在蒲家村的胡同里,仍能感受到那份文化的厚重与积淀。
  蒲家村保留着众多明清村居建筑。小巷中错落的老宅,间或点缀着棵棵遒劲的古树;远离繁华与喧嚣,偶尔传来的莺啼鸟鸣,让人恍惚间有种穿越的感觉;空气中属于田野的芳香,抬眼处返翠的树冠,以及洒落在斑驳屋墙上的暖暖阳光,又让人感受到一份宁静但磅礴的生命力。那份源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厚重历史气息,透过时光的变幻,投影到我们心间。
  蒲家村坐落在淄川城东,始建于宋代,原名三槐庄;明代初年,村东沟渠内有一水井,常常水满而溢出为溪,名为“满井”,这个村子更名为“满井庄”。到了明代后期,因该村蒲姓者居多,便以蒲姓命名为蒲家村,名称沿用至今。600多年历史长河的洗礼,这座古村积淀下了厚重的传统文化。
后人: 要传承更要保护
  蒲家村现有居民500多户,蒲姓人起源于同一个祖先,大多聚族而居。蒲松龄的众多后人也生活在这里。蒲章俊介绍,到1993年修订族谱时,蒲松龄后人共有480多人,大部分人生活在村内。他们亲切的称呼祖先蒲松龄为“老先生”。
  历经几百年的风雨,蒲家村依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及传统。旧牌楼、土围墙以及老城门,纵然时光荏苒残破了它们的面容,但仍能从中窥见这座“聊斋城”旧日的繁华精彩模样。
  村内共有小巷十五条,形成了该村的交通脉络;其中东西主街为青石板路,南北主街由一米见宽的石灰板沿街铺成,其它小巷多为泥土路面;东西街上有三棵古槐,皆历史悠久,更是辉映出古村的古朴韵味。
  目前蒲家村正在进行开发保护工作。据村书记肖滨介绍,蒲家村民居建筑整治是对古村落保护性的改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传承更要保护。一方面是对历史建筑物、构筑物、街道、局部空间环境等进行保护性整治,保护村落历史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对基础设施和现代生活设施的改善性整治,使古村落风貌的维护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相得益彰,保持村落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