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同袍:不愿民族服装被误认、遗忘
莱芜中学生组织汉服社,期待传统民族服饰复兴
2014年04月2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郭延冉
汉服即汉民族的传统服装,从公元前21世纪发展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宽袍大袖”的汉服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似乎只能在历史剧和影楼写真中看到它们的踪迹。21世纪后汉服复兴者习惯互相称呼为“同袍”。这一称呼来源于诗经《秦风·无衣》中的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莱芜,有一群深爱着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起了汉服社,并在传统节日走进公园等公共场所,向市民展示汉民族传统服饰的魅力。
因古风漫画结交同袍,学校里组织起汉服社团
20日,记者采访了在“莱芜同袍”QQ群里比较活跃的两名中学生,她们也是莱芜汉服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家住莱城区的刘春雨今年读高一,来自钢城区的王黛玥今年读初四。“我们俩是2012年下半年在一个QQ群里认识的,最初都是喜欢动漫,尤其是古风那方面的。因为我父亲也是汉服爱好者,我接触这方面东西比较早,渐渐的就把她也带进汉服这个圈子了。”王黛玥说,除了古风漫画、汉服,她们俩都喜欢读《诗经》、《花间词》等书籍,共同的兴趣爱好让素未谋面的她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过去身边的朋友能跟我聊汉服的不多,认识春雨后我在研究汉服文化方面有了更大的动力,很欣喜。”
刘春雨告诉记者,从王黛玥那里接触到汉服的东西后,对这种发展了几千年的民族服饰着了迷。“加入全国各地的同袍群,浏览各个地方的汉服贴吧,对汉服渐渐有了认识,就从网上定制了几套。自从迷上了汉服,动漫什么的都不太关注了。压岁钱也基本花在了买汉服上。”去年升入高中的刘春雨在学校里成立了汉服兴趣社团,每两周一次给社团成员讲解汉服的基本知识。
汉服被误认为和服,同袍公园里办起展示和宣讲
刘春雨和王黛玥说,起初并没有发展莱芜同袍组织的念头,直到去年有一次穿着刚买的汉服去看电影被市民误解。“这是什么服装,和服吗?”、“小姑娘你们是从哪儿穿越来的?”围观市民们荒诞的提问让姐妹俩心里很不舒服。“这是我们汉民族自己的民族服装,大家都不认识甚至误认为日本、韩国的服装,这让人很心痛。”王黛玥觉得,像藏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大家都能认出,而汉族人的服装却渐渐被遗忘,淡出视野,是很不应该的。于是,两人开始筹划组织一次汉服春游活动。
今年清明节当天,刘春雨组织了一些学校里汉服社团的成员和朋友,王黛玥则通过经常联系的外地同袍借来几套款式不同的汉服,她们在红石公园银杏广场组织了踏青游园活动,并向游玩的市民讲解汉服基本知识。“很庆幸,大多数市民称赞汉服穿起来很漂亮,支持我们的活动,围上前来听宣讲的市民也不少,还有很多人要求跟我们合影留念。”王黛玥说。“这个是褙子,这个姑娘穿的是襦裙,我穿的是两绕的曲裾……”刘春雨指着活动时的合影一一向记者介绍。
莱芜同袍少,借本报寻找更多热爱汉服的“小伙伴”
“刚接到你们的电话,我都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了。”16岁的刘春雨向记者道出了活动被媒体发现后的激动心情。她说目前结交的同袍才不到20人,而且拥有属于自己汉服的更少,势单力薄,想组织一场像样的活动比较困难。因此想通过媒体的力量聚集更多的莱芜同袍,让莱芜市民更多地接触、了解并接受汉服。
采访当天,王黛玥穿出了自己从网上定做的汉元素服装,除了有交领的特点,与现代服饰差别不大。“其实汉服并非都是宽袍大袖,不方便穿着,现在汉元素时装很多,也适合平时穿着。我在学校也这样穿,没什么不方便的。”
刘春雨和王黛玥经常到别的地市参加同袍们的活动,那些地方汉服的发展比莱芜要好的多,这让她们很羡慕。“武汉、重庆等地方先不说,离咱们莱芜很近的淄博地区同袍就很多,他们的团队里还有会自己缝制汉服的,给同袍们提供很多便利。”王黛玥说,上次组织的穿汉服踏青活动,除了自己和刘春雨的服装是自己买的,其他成员的汉服都是费尽周折从淄博借来的。
“希望看到报道的同袍们与我们联系,不分年龄、职业,我们一同让汉服在莱芜大放光彩。”采访最后,刘春雨给记者留下了几个他们课余时间用于交流的QQ群(莱芜同袍群:37865913 莱芜无衣汉服社:107586004),期待将莱芜同袍发展壮大,争取在下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再举办一次活动。
清明时莱芜同胞组织的穿汉服踏青活动合影。
刘春雨展示从网上定制的曲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