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店和平社区阅览室,几位市民正在看书。 本报见习记者 刘光斌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刘光斌 唐菁
23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全民阅读”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而作为该活动的推动者,淄博的各级图书馆、社区、书店及学校等正不断推陈出新,试图在各自的领域,共同促进“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
公共图书馆一体化 弥补资源分布不均
据了解,2013年11月,由张店区文化出版局牵头的“张店区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项目”正式实施,而该项目也有另一个名称即“总分馆制”,即以张店区少儿图书馆为总馆,将乡镇、街道办图书馆作为分馆,社区阅览室及农家书屋等作为服务点,以计算机技术统一联网,实现图书资源的“统借统还”。
“有了这个网络,读者便可以在社区或者农家书屋进行查询,查看所需书籍的具体位置。而读者在辖区内任何一个公共图书馆所借阅的书,都可以就近选择归还。”张店区少儿图书馆副馆长张丽萍说。
据介绍,张店区目前已成功将5个镇、街道办分馆及农家书屋、社区服务点纳入公共图书馆一体化服务体系项目。“政府需要查看该制度的具体实施效果,倘若合适,将会在全市进行推广。”张丽萍补充说,该措施将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弥补文献信息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分布不均的状况,为全民阅读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和通畅的渠道。
市图书馆馆长刘玉湘介绍说,目前图书馆最大的便民措施便是自2011年开始的“免费开放”。目前,市图书馆也已开始调研“总分馆制”,并计划在全市推广此制度。
尝试旧书流转,分享阅读快乐
在淄博社区阅览室、学校、社团等许多场所,都可以见到“分享阅读”在市民阅读生活中的影子。
据了解,张店和平社区曾在2012年举办了一场“好书推荐”活动,当时社区向居民征集了近百本旧书,如今这批旧书已经摆在了社区阅览室架上。“其中有不少经典作品,且大多已成为绝版了。”阅览室的一位管理员指着架子上的一套《巴尔扎克》全集告诉记者。
这些被赋予二次生命的旧书在许多社区都能看到,而那些图书捐赠人也因为分享而获得了更大快乐。张店区常青园社区的孟宪磊于去年向社区捐赠了自己的珍藏——17本上世纪80年代的《今古传奇》。孟宪磊说,每次看到这些老旧杂志被别人翻阅,孟宪磊总像是做了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一般。
“图书漂流”也是一种分享阅读的形式。23日,临淄区稷下小学就为学生们举办了一场漂流活动。据该校教导处主任王银芝介绍,稷下小学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进行分享。
在大学社团里,“图书漂流”也同样流行。“我们首先发起图书征集活动,向同学们征集一些图书,然后在校园里把征集来的书以书摊的形式摆出去,同学可以免费借阅,这样图书就实现了一种循环阅读。”山东理工大学悠然书友苑前社团会长廉立贺介绍说,该活动已经举办了10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