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培育,为何只剩独苗
中超BIG4亚冠战绩不敢恭维
2014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赛季亚冠联赛小组赛全部结束,中超BIG4中,除了广州恒大,其余三队均被淘汰,而恒大也只不过比小组第四多了三分。在2014赛季各中超球队都加大投入的情况下,这样的战绩着实令人失望,经历了去年恒大亚冠夺冠的辉煌,中国足球在亚洲并未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本报记者 李志刚                                               
中国足球的“轮回”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中国足球自从2001亚洲十强赛闯关成功,至2002年历史性地参加韩日世界杯决赛圈比赛,曾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但这股热潮持续的时间不是太长,到了2004年,先是中国队在亚洲杯决赛中不敌日本,继而中国队“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虽然大胜中国香港,仍在2006世界杯亚洲预选赛小组赛中淘汰出局,中国足球就此止步不前。随后的几年间,中国足协将重点放在了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上,但联赛假、赌、黑现象盛行,曾经备受喜爱的男足,一时间在国内“人人喊打”。大至中国足球,小到鲁能泰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失去了发展壮大自己的最佳时机。正是在这几年间,中国足球被日本、韩国远远抛在了身后。
  伴随着中国足球声势浩大“反赌打黑”行动的开展,恒大集团以敏锐的触角,在严寒之中感受到了一丝“春意”,从而果断进军足球圈,一掷千金打造豪门军团。客观地讲,直到恒大2010赛季获得中甲联赛冠军晋级中超,很多中超豪门仍然觉得许家印是一个“玩票”的门外汉,他的钱花得太冤枉——所谓“恒大模式”能够被复制、是否正确等纷争,在这个阶段还没有露出苗头——当恒大势如破竹,取得2011、2012、2013赛季中超“三连冠”,尤其在2013赛季一举夺得亚冠联赛冠军奖杯,获得参加世俱杯的资格,名利双收之后,中国足球界的其他队伍才真正回过味来,“原来足球应该这么玩,还能这样玩!”
  就这样,中国足球完成了自己又一次的“轮回”——出现希望、狂热追捧、黯然神伤、无情鞭挞、打入冷宫、忘却记忆——目前,中国足球在整体上而言,又处在了“出现希望”和“狂热追捧”这两个环节的中间阶段。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西方有句俗语,叫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类似意思的中国谚语有很多,也时常挂在我们嘴边,但在内心深处,很多中国人都似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是绝顶聪明的,可以超越时间、现实、历史、空间的界限,“多、快、好、省”地取得成功。受到广州恒大2013赛季空前成功的刺激,2014赛季整个中国足坛大幅增加投入,几乎所有的人,都想“跑步进入”一个新阶段、一个新时代。
  2014赛季,广州恒大在放走了中场核心孔卡之后,引进了意大利球员迪亚曼蒂,整体实力基本保持稳定,其他三支与恒大一样,要代表中国征战亚冠联赛的队伍,则开始大举招兵买马:鲁能泰山引进了巴西名帅库卡,这名教练在世界职业足球俱乐部教练排名榜上的位置一度跻身前十,位列里皮之前,与此同时鲁能还引进了多名强力内、外援,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北京国安与前任主帅斯塔诺闹了一通纠纷之后,最后时刻才宣布新赛季的主帅人选,曼萨诺虽然名头不小,却错过了改造球队的最佳时机;贵州人和的老板,想法比较“新潮”,他们没有从球员,而是从教练的角度入手,增强队伍的实力,结果就是陷入“多头管理”、“教练内讧”的泥潭。
  从思维习惯的角度而言,中国人可能在表面上对身边人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但内心里却经常不以为然。“既然恒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只要加大投入,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是很多中超俱乐部的真实内心写照,他们也清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更愿意相信“既然恒大能做到,我就没有理由做不到”。
“泡沫”在现实面前破灭
  从2013年年底,至2014年年初,中国足坛像“聚宝盆”一样,笑迎八方来宾,“只要用钱可以办成的事,在中国足球圈就都不叫事”。不同的组织,统计出了不同的世界足坛“烧钱榜”的排名,但大家就“中超联赛烧钱能力及规模移居世界前三”这一点,达成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中超,不仅搜刮了来自欧美足球强国的一线球星,还吸引了不少亚洲球员尤其是韩国球员的加盟,上赛季亚冠亚军、首尔FC在这个过程中便损失了多名主力,以至于一些足球界人士乐观地认为“亚冠即将迎来中超大时代”。
  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如今,亚冠联赛小组赛已经全部结束,中超BIG4之中,仅有卫冕冠军广州恒大一支队伍从小组中突围,而日本、韩国联赛各有三支队伍脱颖而出。而从参赛球队获得的全部积分上来看,本赛季亚冠小组赛中超四支球队仅仅拿到了可怜的25分,韩国四支队伍拿到了38分,日本四支球队拿到了36分,就连只有三支球队参赛的澳大利亚也拿到了26分,高于中国。
  巨大的投入与寒酸的成绩形成鲜明对比,理想的“泡沫”在现实面前破灭,中国足球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不能不说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都想“乘凉”,谁来“栽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很多事情都是存在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的,无视规律,便极有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可惜的是,如今的中国足坛,高层只管“描绘蓝图”,下面的工作人员急于迎合,只是盲目在呼喊口号紧追形势,至于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则是无人问津。
  一说到足球的发展,很多人都会提到“联赛是基础,青少年培养是关键”。事实上,最近几年,中超、中甲联赛确实迎来了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指出,那就是目前的“联赛黄金时代”,是建立在中国国家队、国奥队“无大赛”这一前提之下的,等到国字号球队今后又面临冲击世界杯、奥运会的任务,联赛还会不会得到重视、会不会又像原来那样被“腰斩数截”,一切都没有定论。换而言之,“联赛是基础”这一点,至今也没有在中国足球界达成真正的共识,至今还有很多人坚信国字号球队的“领头带动作用”要远大于国内联赛。
  可以给中国足球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联赛,尚且没能真正站稳脚跟,青少年培养、后备梯队建设、足球基础人口等“难以在短期见效”的系统工程,其地位更是可想而知。日本、韩国,正是凭借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卧薪尝胆,才在十余年后迎来了收获的时期;如今的中国足球界,都想“乘凉”,却无人“栽树”,想要超“日”赶“韩”,当然只能是画饼充饥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