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儿“三字经”
2014年04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郭树合
  2010年夏,17岁的儿子以优异成绩考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前七学期分别夺得本年级学习成绩总评两个第一名、五个第二名,连续七学期获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国防生、国防生标兵,2012年10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校报记者、校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并在《解放军报》、《前卫报》、《齐鲁晚报》等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
  看到儿子学习好、有礼貌、明事理,亲朋好友在异口同声夸赞的同时,总问我教育孩子有何秘诀,我回答的三个字是:“狠”、“导”、“范”。
  “狠”。“自古雄才多磨难。”我在孩子学龄前就教育他,人世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累,遇到挫折要迎难而上。儿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看我离开时“哇哇”直哭,我一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见哭鼻子无效,儿子以后再也不闹了。我当年在合肥住的房子冬天没有暖气,上幼儿园的儿子起床时哀求我:“爸爸,冷……”我二话不说,把他从被窝里拖出来,三下五除二给他穿上棉袄棉裤,以后儿子再也不可怜巴巴地说“冷”了;小学生搞军训,我一次没去看望,儿子硬是咬着牙坚持到底。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得极是:“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说,苦难是孩子人生的一笔特殊的精神财富,当父母的应该努力为孩子积攒这笔财富。
  “导”。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懵懵懂懂来到这个世界,要靠父母予以正确引导。教育孩子爱党爱国;看到孩子饭桌上掉下的米粒,讲讲“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引导孩子要平等待人,人与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教育孩子讲诚信、守时间、乐于助人,不诚实无异于自绝人群,不守时在战场上就会丧失生命,不友爱在社会上就会孤立无援。“知子莫若父”,父母的引导教诲最便利、最直接,孩子既深信又最易接受,效果也最明显,这种启蒙作用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对孩子最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感染孩子的一生。要求孩子做到的,当家长的必须做到。我和爱人结婚二十二年,从未动过手,争吵也很少;对双方父母尽心尽孝;要求孩子早起,自己早已穿戴整齐;让孩子锻炼身体磨炼意志,自己每天坚持长跑;让孩子坐稳板凳,自己坚持笔耕不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求孩子争先创优求上进,我自己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三次荣立三等功、发表文章上千篇。父母的良好举动,孩子总是铭刻在心,引以为傲,引以为豪,并学习效仿。
  上述“三字经”,仅是笔者培养孩子的“一家之言”。其实,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梁成材,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一句话,谁都疼爱自己的儿女。关键是疼爱子女要合情、入理、有度、得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说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地溺爱,虽然是种伟大的感情,却使子女遭到毁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