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增的“工业日记”系列是一种追忆。
2014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家增的“工业日记”系列是一种追忆。沉厚、凝重,锈迹斑斑的古旧色彩和沉重的老机器描写,带着某种岁月的沧桑感和历史感,这些题材的由来与王家增的生活经历和观察视角有着密切的关系。幼时的王家增,家住在东北铁西区的工人聚集区。一幢幢平房形成一个个天然的院落,其间又有交错的土路连接,各家鸡犬相闻,十分熟识;孩子们嬉笑打闹,自由的穿梭于各家各户。附近的污水河,上游工厂的大墙,巨大的红褐色烟囱吐出的灰黑的浓烟,下班铃响过后大门口轰然涌出的喧闹的深蓝色的人群,构成了王家增的最初记忆。成年后的王家增被分配到了工厂一线的压板车间,冰冷的碾压机,巨大的裁板机,高大的吊车,满满的废料箱,震耳欲聋的机器声伴随了他八年的光阴,直到他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所以这段时期似乎在记忆里就已经形成了画面里这铁锈的底色,再也抹不掉。

  王家增的“工业日记”系列是一种忧虑。他的作品围绕着一个象征性的元素展开,盒子形状的车皮和货车、吊车装载的货物在这里变成了人。这个铁皮盒子符号是王家增对于将人作为生产线的一部分的现代工业现状的批判,这个限制了人们生活空间的盒子,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现代经济社会生存条件的一种隐喻。铁皮盒子是一个个性化禁锢的符号,禁锢了那些被安排在指定位置上的似螺丝钉一样的人们,机械、被动且无法逃离。作品《工业日记294号》、《工业日记297号》中,人们缩在每一节车皮或者每一个箱子里,畏手畏脚,毫无生机。《镜》系列亦是如此,人们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沉思,气氛压抑,精神萎靡,好像在向往另一个自由的自己,也好像在艳羡其他人,却始终没有摆脱这个现实社会的禁锢。王家增说:“原来在工厂的时候,离工人比较近,考上大学之后从远处来看他们更为清晰:工人在2000年经历改革以后,心理状态由一种自豪感转变为了一种心理的自卑感,非常痛苦、失落。他们被装在盒子里,无奈也绝望。一代一代却始终没走出这里。

  王家增的“工业日记”系列是一种反思。他没有沉浸在对老工厂的怀念里,而是通过种种形象和场景的转换,对社会、历史、人性进行反思。他反思城市过度发展后产生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反思城市的过度建设、过度开采等资源利用问题;反思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林立的冷冰冰的城市里,人们有汽车、住洋房,却缺少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王家增作为一个画家,用手中画笔反映社会现实,通过这些作品的集合,他呈现了一个不可见的整体生存境域,并从个人记忆出发,在艺术、人和世界的三者关系中找到了一个表达区间。王家增的作品更关乎一段历史,让置身其中的观者面对作品,联想现实,在他所看到的和他所了解的世界之间产生共鸣,帮助人们了解所处现状,进而形成他自己的认知。
  王家增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事物,这些画面中大块灰调的建筑和机器,不是荒芜、萧索的凄凉,而是喧哗与骚动后宁静的思考。它们静静伫立,且以各种方式存在下去。  (贾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