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公共交通发展大步向前
新脉路添花城新活力
2014年04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资料图)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本报记者 姚楠 张建丽  
公交触角延伸推动城镇化进程
  23日,黄河路上的菏泽市政务服务中心内,前来办理公交IC卡的市民们排起了长队,大部分人都是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市民。家住辛集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自从1路公交延伸到家门口,村里像他这样年纪的老年人几乎人手一张公交卡,“坐56路直接通往市内,很方便,现在出门流行坐公交,我也来办一张。”张先生表示。
  正如老张所言,乘坐公交出行在菏泽城内已十分流行,从2013年正式发行公交卡至今,菏泽公交IC卡发行量已突破十万张,其中老年卡已达2.8万张,日刷卡量超过3万人次,公交运量日均10万人次左右,春运高峰期甚至达到16万人次,和过去的日均5万人次相比,翻了一倍不止!
  今年3月底和4月初,56路和16路公交开通,分别通往穆李新村与三大牡丹园等景区,堪称菏泽城区的“旅游专线”,16路的开通使牡丹园景区有5条公交过路,通往穆李新村的56路公交也呼应了市民火爆的周末近郊游。
  就在去年,城区公交线路已由原来的19条拓到25条,同时对原来的12条公交线路做出延伸,公交公司的员工们不断重复一句话:“一张6年没变的公交线路图终于重画了!”公交的“触角”进一步延伸至周边乡镇,公交的进驻,甚至成为这些乡镇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公交发展大大推进了菏泽城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便民公交迈向品牌化建设
  24日,“市民满意公交线路”、“最美驾驶员”的现场调查正在各条线路的公交车上进行,记者随工作人员登上一辆7路公交车,不少市民见到后主动要求投票。
  市民范佩娟每天都要乘坐7路公交车,她将票投给了司机吴凤华,“这个驾驶员服务态度好,技术也好,停车很稳,遇到有老人上下车都要提醒一句。”吴凤华表示,城区公交越来越方便、快捷、舒适,和以前相比改变很大,自从办了公交卡,她已花费四五百元乘坐公交。
  上午11时许,记者在7路终点站火车站登上另一辆公交车,不一会儿,语音报站响了起来:“发车时间已到,请发车。”驾驶员告诉记者,按照语音报站系统后,车辆会提醒驾驶员及时发车,避免发车延误。
  2013年,菏泽市财政投资超过1亿元,购买110辆LNG新能源公交车,2014年3月,第一批50辆新公交车亮相菏泽,第二批50辆新车也已购置到位,近期将投入使用,随着新车的不断到位,新能源公交车已占全部公交的50%以上。
  50辆新公交上路运营,公司除了在公交车内做足文化气氛外,还加强了对驾驶员文明服务的教育和监管,从而提高驾驶员的文明素质。新公交车头部还预先印制了5个五角星虚拟图标,被评为几星级的车辆即可加印几个五角星,供乘客监督,提高服务水平。
  无论是优化线路、更新硬件,还是评选“最美驾驶员”,“数星星”看服务,都是菏泽市公共汽车公司内部管理向精细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下一步,菏泽市还将贯穿菏泽城区的7路公交打造为“彩虹7路”,成为菏泽公交服务的品牌。
“断头路”让行驶更畅通
  育才路、平原路、府南街……曾经让市民头疼的断头路已列入今年的城区路网建设计划,随着断头路的打通,城区路网不断完善。近期,备受瞩目的丹阳路立交桥项目也已动工,制约城区东西贯通的主动脉即将打通。
  在2011年,菏泽市城乡建设局新建、改造了太原北路、康庄东路等道路36条,长约60余公里,配套建设了雨水、污水管道80公里,完成高压入地12公里,栽植各类绿化树木20余万株。对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进行了全面养护维修,挖补修复路面3万平方米,疏通下水道5.57万米,清挖雨水井1.87万座次,为广大市民创造了良好的出行环境。松花江路桥、大学路桥、点将台桥等建成通车,人民路桥于2012年4月份全面完工。
  在2012年,菏泽市城乡建设局对2011年未完工的点将台路、万花路等6条道路进行了续建;新建、改造长城路、大学西路等道路24条,全长50公里,配套铺设雨污水管网50余公里。人民路桥、大学路桥和点将台路桥建成通车。对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进行了全面养护维修,挖补修复路面5.1万平方米,维修人行道8465平方米,清除各种路障364处,为市民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
  市区道路改造对缓解市区交通压力作用直接、意义重大,群众关注程度高,事关城市建设大局,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市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多次带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市区道路建设工程进行现场调度,要求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打通“断头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