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绵疯长,覆盖6公里玉龙河
水质富营养化是主因,想治绵得先治污
2014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作人员将清理出来的水绵堆积起来,以便日后清理。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刘光斌
   进入3月份以来,淄博玉龙河张店段、高新技术开发区段,渐渐长出一种绿色水藻——水绵;进入4月份以来,水绵的生长速度加快,部分河段甚至已无法看到水底。对此,张店区环卫局与高新技术开发区水务处分别于近日启动临时抢救机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打捞。

水绵疯长属近几年少见
  水绵是一种水生绿藻,淄博本地人叫做“淤柴”,多在春季或者秋季生长于河流湖泊之中;繁盛时大片生于水底,或成大团块漂浮水面,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幽绿,水质受到影响。
  “按照我的经验,每年到了3月份,水绵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5、6月份。”张店区环卫局西五路保洁队队长孙启满介绍说,玉龙河张店区段的水绵清理工作一直是由他和他的同事来负责。在他从业4年的印象里,今年是水绵生长最多的一年,实属比较少见。“一般动态的水流,或者较浅的河流,水绵就生长的少;而基本静止的水流,或者水深60厘米左右的水流,水绵生长较多。”而据孙启满介绍,玉龙河张店区段有多处橡胶坝,坝中河水几乎静止,坝中水也较深,最深的地方可达1米半。
  孙启满告诉记者,河流中长水绵是比较正常的,但疯长就与水质的富营养有关。据了解,玉龙河张店区段内经常可以见到生活垃圾,而多种排污口在玉龙河两岸也可随处看到。
  此外据介绍,水绵的生长还与水里的淤泥有关。“去年3月份,玉龙河曾经清理过淤泥,而去年的水绵就没有这么厉害。”而此后,河道里的淤泥又重新累计,孙启满介绍,在清理水绵的过程中也发现,淤泥最深的地方已经可以达到膝盖,有半米深。

3人工作四天,清理不到两百米
  据了解,专门负责清理玉龙河水绵的张店区环卫局与高新技术开发区水务处都在上周三便开始了清理作业。
  在张店区,水绵繁殖最旺盛的人民西路以北玉龙河河段,三名工人花了三四天时间,用拖排将水绵向下游拖行了不到两百米。“水绵长的太深,覆盖面又太宽,人没法到水里去打捞,只能用拖排将水绵聚集到一处,然后统一打捞上来。”一名保洁队队员告诉记者,对于水流比较浅的河段,队员则会穿着橡胶裤下水,用铁丝耙将水绵一点点勾起来,然后放到河边的水泥台上。
  但打捞工作量巨大,多名工人连续作业一上午就会精疲力竭。据了解,现在负责玉龙河张店区段的环卫工人共有11名,而负责高新区玉龙河段的水务处工作人员只有6名。有限的人手,简单的工具,让水绵的打捞效率渐渐赶不上再生的速度。
  “新村西路到人民西路这一段,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已经打捞过两次了;但现在干起来,仍然觉得不轻松。”一位工作人员说,水绵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倘若天气暖和,两天左右就又会长得很茂盛。
  至于水绵的进一步处理,孙启满表示,由于刚从水里打捞出的水绵较重,只能暂时放在河道沿线的水泥高台上进行晾晒,待晾干之后会用垃圾运输车会同生活垃圾一起送至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
水绵腐烂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大概3月底,这河流上的淤柴就越来越多,虽然往年也长,但是今年格外多。”家住玉龙河沿岸凯瑞安园小区的顾先生介绍说,自己经常来玉龙河畔的长廊散步,但最近部分河段的水绵腐烂后散发出的难闻气味让自己望而却步。
  据了解,玉龙河左岸多建有林荫公园及散步长廊,而附近居民也早已将该河作为一条景观河,休闲娱乐多选择这里。故而近期有不少市民反映水绵的疯长令玉龙河的容貌大打折扣。
  据记者调查,目前张店区境内三条主要河流玉龙河、猪龙河、涝淄河中,只有玉龙河部分河段水绵生长过于繁盛。记者从张店区环卫局与高新技术开发区水务处了解到,玉龙河水绵主要集中在张店区与高新区,其中尤以新村西路至鲁泰大道之间,近6公里的玉龙河河段最为严重。
  “水绵腐烂后会对水质造成污染,而它散发出的气味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倘若河道里淤积了大量水绵,也会阻塞河道,让水流变慢。”高新技术开发区水务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暂无 河道清淤计划
  “打捞虽然辛苦,但却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孙启满说,根据现在的工作进度,自己和同事将加班加点,尽快在本周三,即4月30日完成张店段的清理工作。而高新区水务处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将于同期完成高新区两公里多的水绵清理。
  水绵前脚打捞,后脚还会再长,如何能从根本上减少水绵生长的数量呢?一些打捞工作人员根据经验告诉记者,倘若河水流动起来让水面变低,或者清理一下淤泥,便可以减少水绵的数量,同时打捞工作也会更方便。
  但据了解,玉龙河下游高新区段,目前正有一座桥在进行扩建,“倘若上游放水,必定会对这个工程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从目前来看,还不能塌坝(橡皮坝)。”高新区水务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至于清淤,记者从张店区市政工程管理处及高新区水务处了解到,自2013年对玉龙河等流经张店城区、高新区的主要河流进行了清淤后,今年暂定不会再次清理。“至于什么时候进行下次清理,没有惯例,只能视河道淤泥的具体情况而定。”
  “水绵的治理,打捞是一部分,治理玉龙河沿线生活垃圾及污水的排放更关键。减轻河水富营养化的水平是治理的根本。”孙启满表示,希望能够借此次清理水绵的机会,向市民发出呼吁,杜绝向玉龙河中倾倒垃圾及排泄污水,把一个清新明丽的玉龙河还给市民。
潜浮湿地装置 加强水域自洁
  据报道,淄博籍发明家徐宝安曾发明过一种潜浮湿地装置,对含有污染物的河湖水进行直接净化,减少河水的富营养化指数,从而减少水藻爆发的可能。
  据了解,该潜浮湿地装置可潜浮在水中,装置上生长着植物,并可以按照水体的不同,任意组合,并随水位波动,始终潜浮于水面下的一定深度中。据了解,该装置可配合煤炭粉末过滤污水装置进行使用。哪里水质不好,人们就可以把这种湿地“拖”到哪里去。据发明人称,建造潜浮的人工湿地,其实是仿制了天然湿地的功能,依靠生物吸收、自然氧化、沉淀和过滤的方法,营造出类似天然湿地的“生态自洁水域”。
  通过人工潜浮湿地种植的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则相当于吸收了水田中的肥料,在潜浮湿地水田上种植的水稻、莲藕及任何水生经济作物,在茁壮成长时便使水得到净化。

太湖水藻爆发 影响200万人饮水
  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开始,江苏南部地区经济开始腾飞,太湖水面有机物污染从1987年的1%上升至最严重的1994年的29.18%,1993年后的太湖则全部富营养化。而太湖蓝藻的爆发也随之伴生,最严重的一次为,2007年夏天,太湖爆发大面积蓝藻,致使无锡全市市民无水可用。
  而为了治理太湖蓝藻,江苏从2008年开始,逐步建立起蓝藻打捞预警机制;太湖、长江双水源切换供水,湖边生态建设等一些措施,现已基本确保“市民饮用安全水,太湖未发生大面积湖泛”。
  据了解,为建立蓝藻打捞预警机制,无锡市在太湖内投放了33个水感传感器,该传感器每5分钟传送一次水面变化数据,以此判断水质优劣、蓝藻爆发的指数,并执行藻情监测日报、水质监测周报,安排专人24小时轮休巡查值守,一有情况,就立刻处理,将蓝藻爆发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此外,为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江苏各地环保部门还相继建设了畜禽养殖场治理工程、畜禽场粪污收集处理服务体系及集中处理中心工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保护和恢复湿地等,强效助推太湖生态环境的治理。

  水绵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变质腐烂并散发出臭味,给居民生活带来困扰。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