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法》实施一周年,病人住院时间从几年减到俩月
济南仅一个社区有精神科医生
2014年05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陈晓丽 本报记者 李钢      
  5月1日,酝酿近30年的《精神卫生法》已正式实施一周年。“自愿住院原则”被认为是该法确定的最重要的原则。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自愿住院原则大大缩短了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周期,但因社区康复跟不上,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仍面临诸多难题。

>>家属不来接,病人自己也能出院
  “我们来的时候,大夫推荐我们到开放式病房。”4月29日,记者在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见到了刚刚入院不久的患者孙磊,和他一起的还有他的母亲,“我还以为会把孩子关进有铁门、铁窗的病房呢!”
  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杨红梅说,在《精神卫生法》实施前,开放式病房基本没患者,“那时候把患者放到开放式病房,我们也有顾虑。”
  然而,现在不同了。“我们看患者的情况,会推荐患者先住开放式病房,在陪护方面也放得更宽了。”杨红梅介绍,一般会让家属陪护几天,看看患者的具体情况,然后确定是否需要转入封闭病房。
  “自愿住院原则让病人住院周期变短了。”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第三病区主任卢娟表示,“原来不少病人一住就是几年,现在这种情况很少了,新来的患者住院周期多在50天左右,治疗结束就回家康复。”
  “现在更多的考虑患者意愿,只要患者想出院,经过评估没有风险后,我们会通知家属来接。如果家属不来,在患者精神状态允许的条件下,他们自己也能出院。”杨红梅说,以前则必须是谁送来谁接走,换个人都不行。“以前中心会派车到家里接病人,现在不允许了,家属可以拨打110寻找帮助。”
>>送下患者,不少家属没了踪影
  其实,住院周期缩短,也是医院所乐见的。“虽然整体住院周期短了,但还是有不少患者被送来后,家属就没了踪影,电话号码换了,住址也换了,怎么都找不到人。住院费用用完后,医院只能贴钱,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杨红梅说,更重要的是占用了病床。
  据介绍,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一共有350张床位,一直处在饱和运转状态。
  “精神科医生短缺更是严重。”杨红梅介绍,“由于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活动现在没法开展。如果按照实际需求,我们这里怎么也得再增加100来个工作人员。”
  工作环境特殊、高风险、经济收入低等都成为制约人才引进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省城其他医院相比,我们这里医护人员的工资少了不是一星半点。”杨红梅无奈地表示,“每次招聘10个人,最后能留下四五个就不错了,有的人来干了几天就辞职了。”
  《精神卫生法》规定,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等。
  但现实中,许多综合医院没有精神科门诊,或者是名存实亡。而独立的精神卫生机构更是短缺,全省不少县缺少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

>>长期住院治疗,并不利于患者康复
  “我们不鼓励患者长期依赖住院治疗,除了减少医院的压力,也是为患者着想,因为长期住院既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也会对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造成很大的障碍。”卢娟说,在家里扮演的角色有助于病人康复。
  4月30日下午,记者跟随济南市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来到辖区内一名患者家里。敲门后,患者李大伟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家门。今年76岁的李大伟,被确诊精神分裂症60余年,由于社区康复管理到位,李大伟的病情一直比较稳定,精神状态也很好。
  “过去没人管我们,现在我和他们就是朋友,啥事儿都能说。”李大伟说。
  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济南市唯一一家配备专职精神科医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该中心精神科医生宁静从事精神卫生工作已超过10年。“随意停药,是造成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患者出院后,社区随访,康复等显得尤为重要。”宁静说。
  “我们辖区登记精神疾病患者共86人,包括病情稳定患者81人,病情不稳定患者3人,走失2人。”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初培诊介绍,“我们已经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都会组织全方面的健康查体,入户随诊等。”
  “按规定,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应该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精神疾病防治医生或护士。但是,现实情况是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都非常短缺,各社区大都只有经过简单精神卫生培训的医护人员。”杨红梅说。
   (孙磊、李大伟为化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