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钢笔画家讲“威海老故事”
本报小记者参观《故园记忆》钢笔画展览
2014年05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何老师在给孩子们讲老威海的故事。记者 李孟霏 摄
     4月27日,天空下起了大雨,但雨水依然挡不住小记者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当天上午,10名小记者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参观了钢笔画画家何长峰的《故园回忆》钢笔画展览。
栩栩如生的钢笔画
  今天,我参加了小记者活动,听说是钢笔画。我很好奇,妈妈和我去一探究竟。 
  到了现场,眼前全都是钢笔画,何长峰老师说是他的画,我觉得何老师很厉害。 
  这次画展的主题是“威海古韵”。在何老师的笔下,旧时的城楼牌坊、民情风土等,都刻画得生动细腻,栩栩如生。有些建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并且从何老师的口中听到了威海建筑的历史,例如:环翠楼是始建于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为御倭袭,巡察海道副使赵鹤龄主持重修了卫城城墙。感怀其德,时任地方官员及百姓在城墙顶端建塔楼纪念。因此楼立于群山环抱、翠绿环绕之中,遂取名“环翠”。环翠楼命运多舛,1931年改建,1944年被日军焚毁,后又经多次修复重建。 
  看着眼前的画,听着何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威海这座小城有了更多的了解。刘公岛的北洋水师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培养海军将领的学堂,虽然仅毕业了一届30名学员,但他们很多人后来都成为民国海军的高级将领。还有我们威海特有的海草房,威海的古街道,都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历史。 
  何老师画的画非常具体、生动、形象。我问老师用的钢笔是什么样的,素描和钢笔画一样吗?老师说:“素描是一切绘画手法的基本功,只有掌握基本功才能学好国画、油画等。用的笔是一种能变粗细头的蘸墨汁的钢笔,不是普通的钢笔。”我对绘画也很爱好,下决心要学好素描这种基本功,将来才会画出好作品。
刘昱麟 皇冠小学三年级一班
钢笔画背后的故事
  今天上午,我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市民文化中心四楼美术馆——参观何长峰老师的钢笔画艺术展览。天空虽然下着大雨,但仍不能改变我无比兴奋的心情。 
  来到了市民文化中心四楼,一进去心里面不禁喊了一声“哇——”,琳琅满目的一幅幅的画作展现在我面前,我上前仔仔细细的观察,画得实在是栩栩如生,妙笔生花。画展主要分五个部分:魏特琳日记插图,英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古韵遗风,我给祖宅留个影及十八罗汉等。所有的画作每一个角落都那么细致、巧妙,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在那个年代,每幅画都那么有“味道”。 
  其中最让我喜欢也是最难忘怀的是——十八罗汉图。十八罗汉分别是:过江罗汉、降龙罗汉、挖耳罗汉、静坐罗汉、沉思罗汉、探手罗汉、笑狮罗汉、芭蕉罗汉、开心罗汉、布袋罗汉、骑象罗汉、举钵罗汉、伏虎罗汉、长眉罗汉、骑鹿罗汉、喜庆罗汉、看门罗汉、托塔罗汉。 
  每一个罗汉画的都那么精致,细致。把每个罗汉的所有特点都体现了出来,我心里想:需要多少年的努力才能画这么一幅画啊,一定很不容易,将来我也要成为一名画家。 
  老师画的很好,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就跟真人一模一样,人物仿佛能从画里走出来。之前我在电脑上观看过关于何长峰老师的视频,他说过:“钢笔不像铅笔那样画完还可以擦,如果一幅钢笔画即将完成,却不小心点错了位置、滴了一滴钢笔水,那么这幅画就会废掉。”在参观画展时,何长峰老师亲自给我们介绍了每一幅画的来历,我们听的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所有的画作都有一段背后的故事。 
  经过这次观看展览,我要向何长峰老师学习,画画要严谨、多观察,把每幅画都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也要学习何长峰老师在学习美术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有耐心。另外我还要倡议保护我们威海的古建筑和文物,这不但是物质财产,也是丰富的精神财产。                  孔雅萌 经区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