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黄金”岁月
黄金集团退出,山东男篮即将迎来“高速”时代
2014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伟                     
  从2002年7月山东黄金金斯顿公司与省体育局联手算起,黄金集团入主山东男篮的时间长达12年。这期间,以2006年黄金集团直接接手、2010年球队改制、黄金集团拥有一队全部产权为标志,双方合作达到一个新高度。深入的合作曾把球队带上过巅峰,2012-2013赛季,三外援坐镇的山东队一举杀进总决赛,斩获联赛亚军。然而产权不明晰也让双方嫌隙不断,种种矛盾的累积,最终在夺得亚军后的第二个赛季达到顶点,以黄金集团退出、山东男篮易主结束。易主背后,投射出山东篮球复杂的原生态。
  5月5日,相关部门对外确认,黄金集团正式退出山东男篮,山东高速入主已成定局。
消退的热情
  几年前,黄金集团便有了退出山东男篮的想法,到最近几个赛季,这种想法更加明显,最突出的表现,莫过于不愿意多投钱了。
  2012-2013赛季结束后,俱乐部允诺的150万亚军奖金迟迟没有到位,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外界一片哗然。到2013年年底,150万奖金终于发放到位,此时距离总决赛结束已经过去了半年多。还是因为钱的问题,俱乐部上赛季选择了性价比高的老将哈维,忍痛放弃了白兰多夫,却最终痛失季后赛门票。
  从2009-2010赛季至今,山东男篮在国内球员转会市场一直按兵不动,试图从内部挖掘人才,然而内部挖潜是个长期工程,见效远没有直接挖人快,一旦年轻人培养不出来,俱乐部很受挫败。看看上赛季的冠军北京引进的李根、亚军新疆签下的杨敬敏,招之能用的奇兵,让球队受益匪浅。大投资,快见效,显然更符合这个竞争激烈的联赛。
  也有球迷将黄金集团热情的减退,归结于集团上层的人事变动,其实并不尽然。事实上,身为垄断行业,黄金集团对借助竞技体育的平台宣传企业文化有多大的兴趣,不免让人心生疑问。如果俱乐部每年动辄投入千万却换不来广告效应,也没有相应回报,时间久了,热情自然会消退。
交错的矛盾
  黄金集团的退出,的确有自身的问题。比如十几年来,俱乐部始终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没有姚老板建“百年老店”的气魄,更没有同省兄弟鲁能一套职业规范,伪职业化一直是山东男篮摘不掉的帽子。然而跳出当事者的圈子来审视山东男篮所处的体制,同样有值得总结的地方。
  2010年10月底,省体育局和黄金集团达成共识,让出男篮一队的人事权,俱乐部拥有全部产权。青年队归省体育局所有,俱乐部每年要向省体育局缴纳一定的培养费用。作为回报,二队好苗子优先向一队输送。
  这曾被视为山东男篮职业化过程中的里程碑,然而几年之后,这样一个改制却成了山东男篮发展的绊脚石。十二运会上,单独设组的青年队战绩不俗,省体育局对青年队的未来有了新的规划。加上俱乐部的培养费没到位,二队一批好苗子上调被搁浅。由于伤病,老将孙杰没能在篮协完成注册,王汝恒因为对俱乐部开出的薪资不满,没有选择续约。加上大面积伤病侵袭,新赛季伊始,山东男篮闹起了人荒。
  在这样一个节点,如果双方当初有更好的沟通,二队年轻人上调将得到大把锻炼机会,也能缓解球队人员危机,可谓一举两得。然而体育局拒不放人,最终缺兵少将的山东男篮以一种跳水的方式,结束了一个不光彩的赛季。这样的外部环境,对黄金集团继续投资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毕竟篮球绝不仅仅是一家俱乐部的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