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烟台建起一座“城外”城
如今的开发区已成烟台对外开放龙头,用占全市1/60面积的土地创造了近1/5的GDP
2014年05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烟台开发区管委第一个办公场所(原福山良种厂)。
  2006年11月,世界银行正式公布《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评估报告。烟台、杭州、青岛、绍兴、苏州、厦门一同成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这一荣誉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是烟台市获得的一张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名片。
  虞俊鹤在认真翻阅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材料。 本报记者 王晏坤 摄
  1984年之前的开发区。 开发区管委供图
  1987年开发区一平方公里起步区的情景。 开发区管委供图
  2014年开发区长江路附近的情景。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开篇语
  30年前,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烟台位列其中。对外开放30年,对烟台来说意义重大。30年间,烟台更美了,经济更强了,文化更繁荣了,市民更幸福了,各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报即日起推出《三十而立——烟台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30周年口述史》系列报道,为我们的读者、网友、粉丝展示烟台市30年来开放发展的恢弘画卷。
  今天,我们推出第一篇——烟台开发区的建成与蜕变。

  本报记者 王晏坤
工作一环扣一环
  “烟台就敢为天下先,当时的烟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得知这一信息后,迅速决定要闻风而动。”

  “发展到现在,我们那一代创业者当时根本无法想象,开发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影响整个烟台市的发展。”

——虞俊鹤

实行招投标,首个工程省钱3000万
对规划方案大讨论
1985年
  1985年3月20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
1984年7月
未下文件先出击
数读开发区
1984年12月
  目前,开发区全区已有1个产值千亿元产业、6家产值过百亿元企业、5家上市公司、25家10亿元企业和100户以上亿元企业……
  昔日的开发区是一片盐碱荒滩,人烟稀少。30年时间,一群满怀梦想的创业者陆续来到这里,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这片荒滩建设成一座“城外”城。如今的开发区,已是一片安居乐业的理想家园。
开发区已成烟台对外开放龙头
1984年4月
  虞俊鹤先生今年已80岁高龄了,时任烟台市副市长、兼任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届管委会主任的他,谈起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情形时,仍历历在目,仿佛一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说话间,时间回到1984年4月。
  当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决定,但在文件正式下发前,没有哪个城市能确定自己位列其中。
  “但是烟台就敢为天下先,当时的烟台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得知这一信息后,迅速决定要闻风而动。”虞俊鹤说。
  时任烟台市委书记的王济夫,随即召集市委领导班子,召开市委书记会议,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认为既然党中央、国务院确定要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那烟台必将入选,虽然现在未下正式文件,但烟台必须主动出击。
  既然要主动出击,下一步该怎么办?首先要确定选址,之后要成立筹备委员会,负责前期筹备和规划工作。
  就在其他沿海港口城市焦急地等待正式文件下发时,烟台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开始运转起来。
  1984年4月下旬,烟台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认为应该先对开放区选址,再定名称。
  经初步研究讨论,提出两个方案,一处是养马岛,另一处是现址,即外夹河以西,黄海海滩以南,柳林河以东,柳子河以北。
  为了选址,烟台市委、市政府多次开会讨论,反复调查现场,但短时间内仍未定下选址何处。
  最终,为了更好地确定选址,烟台市邀请了山东省政府相关人员前来指导工作,根据烟台的情况,他们提出一定要距离港口近,在将来做到海、陆、空交通发达。
  结合几个方面的条件,最终确定现址更好些。现址距离火车站、港口等交通运输系统较近,距离电厂、自来水公司也不远,能做到水通、电通、信通、道路通。
  经过多方权衡,烟台市委、市政府将烟台开放示范区定在了现址。这片沉睡许久的盐碱荒滩将被唤醒。
  转眼3个多月过去了,季节也由春转夏。
  1984年7月26日,烟台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选址的基础上成立“烟台福莱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何用此名称?主要是因为开放区地处福山区福莱山北部,同时“福莱山”谐音“福来山”,寓意吉祥。
  烟台市委旋即成立“烟台福莱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备委员会,并任命原烟台副市长姜德华兼任主任、福山区副区长李永顺任第一副主任、由烟台市建委副主任曲滋章兼任副主任,同时任命田增成同志任副主任。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筹备委员会成立后,开发区的建设相当于有了车头,烟台市委提出筹备委员会要抓紧拿出总体规划大纲,另一方面抓紧找到国务院开发办汇报相应工作,进行落项。”虞俊鹤说。
  用了个把月,“烟台福莱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备委员会10平方公里范围的规划大纲编制完成,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经同意后,又邀请天津大学建筑规划系教授肖敦余、哈尔滨建工大教授和山东省规划设计院专家来烟台考察,最终确定由天津大学建筑规划系进行各种勘查测量,并编制规划方案。
  虞俊鹤说,市委、市政府对开放这件大事很敏感,从及时选址确定名称,成立筹备委员会,到组织人员班子,编制规划大纲,再到正式委托天津大学教授编制规划方案,工作一环扣一环,时间很紧迫。
  1984年10月20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文件,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烟台位列其中。而就在此时,“烟台福莱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方案的编制已超过70%。
  1984年11月20日,时任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的董传周代表烟台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市政府组成人员全体会议,市直部门33个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筹委会前期准备工作的汇报,主要研究烟台成为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后的发展事宜。
  会议首先宣布了“烟台市福莱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更名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设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任命时任副市长的虞俊鹤兼任管委会主任。
  再就是要求肖敦余等人在同年12月中旬之前基本完成规划方案,12月中旬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确定方案后报至山东省相关部门,批准后再由省相关部门报至国务院开发办。
  “就这样,我被任命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首届管委会主任,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统筹安排,抓紧进一步修订详细规划方案,并尽快提交市委、市政府讨论管委会的全体组成人员,下一步就要加快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搞好。”虞俊鹤说。

  1984年12月10日,毓璜顶宾馆餐厅2楼会议室的讨论气氛很热烈,肖敦余和烟台市规划处副处长朱智在向烟台市委、市政府作规划方案汇报,与会者有建议或意见可以当场提出。
  “大家对肖敦余等人所做的规划方案基本同意,但认为个别内容需进一步讨论。”虞俊鹤说。
  虞俊鹤说,现在的开发区长江路,30年前是烟台去往蓬莱必经的国道,当时夹河大桥桥面标高为5.4米高,因为烟台海平面平均海拔高度为3米,如果地面不升高的话,修建了道路管网等容易出现海水倒灌的情况。
虞俊鹤建议将开发区建设区域内的10平方公里进行回填,回填高度与长江路的5.4米相齐平,也就是用回填土的形式使整个开发区的地平基准点齐平长江路,确保今后的开发区城区万无一失,不留后患。
  时任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的董传周比较同意这个建议,宁可高,也不能低,虽然工程量大,投资大,但为了百年大计,长治久安,是值得的。
  另外,当时对开发区长江路的规划宽度仅为60米左右,董传周对此让大家展开讨论,他认为开发区会一直发展下去,主干道宽度应百米为宜,经过大家的一致讨论,最终董传周市长同意了大家的意见,将长江路规划宽度定在了90米。
  另外,会议要求尽快启动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七通一平”。所谓“七通”就是做到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一平”就是场地平整,为下一步的工程建设打下基础。

  开发区原区域内的地平基准点标高与海平面持平,有的地方还低于海平面,需要大量回填土,这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步。那么10平方公里的区域,该如何回填?
  当时研究了两套方案,一种是吹填法,用荷兰进口的大功率水泵,通过大口径输泥管将河内的淤泥抽送到一千米以外的地方,另一种是用车运送土石方回填。
  接下来,虞俊鹤向市委、市政府提议将时任烟台市建委副主任的王永昌调到了开发区管委会中任副主任。在回填土工作上,王永昌提出要进行工程招标,寻找合适的施工方。
  在招标过程中,吹填项目有两家单位投标,水电部十三局和天津航务局,其中水电部十三局回填一立方米报价3.5元,天津航务局报价3.51元,水电部十三局以1分钱之优中标。
  最终,水电部十三局通过吹填回填土,基本完成了1500万立方米的工程量。
  另外,车填也进行了公开招标,水电部三局和山东省铁路局工程管理处竞标,水电部三局的运输车辆是进口车辆,每辆车的土石方运量可达30吨,是山东省铁路局工程管理处车辆运量的8倍,而且一立方米的回填费用才11元。因此,水电部三局以价格和运力优势中标。
  开发区回填土工程结束后,上述两种方案共为开发区节省资金3000多万元。
  1985年3月,国务院开发办正式批准烟台开发区总体规划方案,3月20日开发区正式奠基。在方案正式获批前,烟台开发区管委会就已聘请华北市政设计院来做基础设施的详细规划施工图,其中主要就是“七通一平”的规划设计。
  在1985年12月回填土工程结束后,由华北市政设计院的设计的一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施工规划也已基本完成,1986年开始动工实施。
  “做好回填土和起步区的建设,就代表烟台开发区进入广纳贤才和招商引资的重要阶段。”虞俊鹤说。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招商引资,在1985年12月20日,烟台开发区第一家合资企业烟台亚东标准件有限公司举行开工典礼。
  1986年,开发区通信大楼开工建设,开发区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一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边加快招商引资。
  1986年12月15日,开发区召开全区职工大会,时任烟台市委副书记的俞正声宣布了市委、市政府决定,任命原外经委主任陈万光为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王捷、王永昌、田增成、王立刚为管委副主任。
  “这次调整代表着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全面招商阶段。”虞俊鹤说。
  4年后的1990年,开发区领导人员又做了一次调整,由原蓬莱市市委书记孙德汉任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翻开了开发区发展的另一页。”
  在孙德汉上任很短时间内,由烟台东源实业公司、万利达发展总公司、电力开展公司、香港华鲁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烟台华鲁热电有限公司获准成立,这也是开发区第一家大型热电能源公司。此后,各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投入生产。
  “发展到现在,我们那一代创业者根本无法想象,开发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影响整个烟台市的发展。”虞俊鹤说。

  据烟台开发区规划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经过几代人的共同拼搏,开发区建区30周年,区域面积由最初的17平方公里扩大到228平方公里,建成区60平方公里,现在常住人口40多万人,2013年开发区国民生产总值1200多亿,财政总收入170多亿元。
  从设立之初10余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到今天228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烟台开发区已成为烟台对外开放龙头。
  这片仅占全市1/60面积的土地,创造了近1/5的GDP、1/5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税收、1/4的工业增加值、2/5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3/5的进出口总额。
  目前,烟台开发区全区累计注册工业企业近3000家、外商投资企业1300多家、世界500强项目73家,已形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和汽车、手机、电脑、船舶、装备制造等优势产品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受产业集群的功能区带动,周边居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变身市民,除了能用农房换楼房,还能按岗位再就业。
  农村改造,首先要让农民住得好。2013年,开发区旧村改造和安置小区建设全面提速,新开工安置小区154万平方米,旧村改造37万平方米。
  今年57岁的王旭真是原来八角街道办事处下刘家村村民。整村搬迁的前一天,他还在担心今后不打渔吃什么。不过,老王的顾虑很快就消除了,7间农房置换了3套楼房,他和老伴每人每月有1600元的补助,看病能报销80%,还找到一份环卫工作,一个月工资750元。
  30年前的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荆棘丛生,人烟稀少,被称为“烟台的西伯利亚”。一群满怀梦想的创业者来到这里,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唤醒了这片沉睡许久的盐碱荒滩。30年后,一座繁华壮观的现代城、外向型城区在这里崛起,高楼鳞次栉比,道路车水马龙,居民生活幸福。

进入“十二五”实施“3115”战略
  进入“十二五”,烟台开发区大力实施“3115”战略——力争5年内,培育富士康消费电子、通用汽车和零部件、化工新材料3大千亿产业航母,10户产值过百亿元、10户上市公司和50户产值过10亿元的潜力企业,再造发展新优势。
  目前,开发区已有1个产值千亿元产业、6家产值过百亿元企业、5家上市公司、25家10亿元企业和100户以上亿元企业。
  2013年,烟台开发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和9.1%,工业实力占烟台市的25.7%。这些成绩的取得,时任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的王秀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014年起,烟台开发区将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以上,预计2015年底,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占比将达70%。
  2013年,全区新建了4所幼儿园和5所学校,实施学生免费乘公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穿上免费校服、免费食用营养加餐、使用免费作业本补助,以及资助贫困幼儿、学生的“四免一补”等政策。
  医疗、社保、住房、就业、健康、教育……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在逐项解决。仅2013年,烟台开发区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就达30.7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