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尼“推销”中国飞机,专家称推销某个特定产品挺罕见
推销“中国装备”展现务实外交
2014年05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日与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举行会谈时表示,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标准支线飞机,不仅拥有安全质量保证,而且性价比高,非常适合非洲市场,希望能成为尼及非洲国家航空公司的首选。
  自就任总理以来,无论是出访还是在国内会见外国友人,李克强总是“见缝插针”地推销“中国装备”。专家分析,这既是务实外交的体现,也是国内经济转型的需要。

  本报记者 李钢 林媛媛

每次出访
都要提“中国高铁”

  5日,亚的斯亚贝巴非盟会议中心,“中国铁路航空展”正在这里进行。展厅入口处正在播放中国铁路和民用航空装备发展的视频。当天上午,李克强邀请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祖马共同观看。
  李克强向他们总结了中国高铁的五大特点:中国铁路、飞机等交通装备技术完善,运营经验成熟,质量有保障,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享有良好声誉。
  像这样不遗余力地推销“中国高铁”,李克强并不是第一次。2013年5月21日,就任国务院总理后,李克强首次出访,在印度发表演讲时称,中印确定要开展铁路等方面大项目合作。在其后到访的巴基斯坦、瑞士、德国,李克强同样不遗余力地推销高铁、航天航空、高端装备制造。
  当年10月份,在出访泰国时,李克强同样邀请了英拉参观“中国高速铁路展”。在当时出访文莱、泰国、越南时,李克强还推销了我国的电力电网、可再生能源、水利建设项目等,甚至还推销了热播电影《泰囧》。
  而仅仅间隔一个月,去年11月份到访罗马尼亚前,李克强在中东欧国家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更是不遗余力地推销“中国高铁”等中国装备。
专门推销特定产品
非常罕见

  “总理出访,促进经贸合作应该说是最重要的目的。”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卫东介绍,以前总理出访更多的可能是采购,“当然现在也会采购,但以前采购可能有一定政治目的,现在更多的是商业性。”
  在不少资深外交家看来,领导人出访期间,推销本国的经济长项,带本国经贸团去促进经贸合作,这是国际上一种常态,一种传统的做法,但仅仅就单个产品进行“推销”还比较少见。
  资深外交家,中国前驻新西兰、瑞典大使陈明明就表示,“中国总理在出访的时候,专门‘推销’或者宣传一个特色产品,非常罕见。这可以说是李克强的一个鲜明特色。过去中国领导人出访也会与他国签订合作项目,但是类似这种展览式的推销,确实不多。”
  但铁路专家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说到手表就想到瑞士,说到电器想到日本,说到高铁要想到中国。”常年负责对中国高铁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2009年起,中国就开始在全球推销高铁。
  “可以看出,李克强重点推销的地方主要在中东欧、南亚、非洲等地。”刘卫东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有需要,且中国的高铁性价比很高。正如前驻南非大使刘贵今所说,中国高铁技术可靠、成本较低,适合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务实外交
为国内经济转型服务

  “总理在国际上推销中国装备,是务实外交的体现,也是为国内经济转型服务。”刘卫东说,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压力更大。
  开展出口贸易多年的山东某重工企业的一位负责人陈超告诉记者,“中国做出口,一直就是服装鞋子玩具占大头,全都是轻工业,附加值低,利润低,现在到了转型的时候了。”陈超说,核电、高铁这些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附加值远比轻工业要高,这是中国出口的重点发展领域。
  “去年中国的GDP创下了14年新低,预计今年也难有好转,而现在国内房产、钢铁、煤炭这些重工业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通过走出去战略开拓国外市场,只靠国内市场恐怕难以渡过难关。”陈超认为,李克强在这种形势下大力推介中国装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