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许志杰
去冬今春齐鲁大地甘霖稀少,过冬作物喊渴,春种春发物种嗷嗷待哺。天干,气温升高,人困马乏,物燥,火气增生,揠苗助长,植物早熟。据说,沿海地区的春茶开始采摘了,有茶以来,山东第一次炒出了明前茶。孩子早熟那是洋垃圾的事,茶之北极明前有茶了,不能不说这气候变化确实很大。2014年4月9日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突破31℃,是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而同样是这天,北京还笼罩在了雾霾之中。大热天的,想出门透透气都不行,只有宅在家里喝一杯清澈的明前茶。
明前茶是一个并不规范的人造概念,说起来其实还是一个严重的伪命题。中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种植茶叶的地区蔓延数千里,东西差异也在几千里之外。气候千差万别,浙江在下雨,福建就是晴空万里,而安徽有可能还飘着雪花,山东则被冰雪覆盖。差异如此之大的天气条件,让全中国的绿茶在清明前一夜之间全部成熟采摘下来,炒制出让人垂涎三尺的明前茶,显然是睁着眼说瞎话。根据南北气候之不同,我国茶树发芽的时间由南向北渐次后延,在气候相对稳定正常的年份,江浙徽南一带,最有可能采制出明前茶,甚至更早的春分茶。这个地区是传统的绿茶产区,在其他地区尚未形成种植规模炒制绿茶的时候,舆论上已经占据优势。他们的很多习惯被借用或者沿用,明前茶就是这样的产物。实际上由此往南、往北,或者往西,都没有明前茶的叫法。所以,明前茶所指的是地域性很强的一种季节性茶叶,包括浙江一带的龙井,黄山周围的毛峰,太湖近处的碧螺春。除此,就不要跟着凑热闹了,统称什么地方的春茶,完全能够表达对新的一年第一茬芽茶的稀罕和喜爱。“戏做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历经一个冬天的沉寂,看见那点点小绿,清新灵动,打心眼里冲动是很准确的生理现象。在江南,到了乍暖还寒的山东半岛,寒风凛冽,楚楚太冻人,那是不行的。
春茶之所以为茶人追捧,是对春天的向往,对那份暖暖春意的享受。冬天人们普遍喜欢喝一些茶汤色重的发酵茶,如黑茶、红茶系列,也不仅是说天寒地冻暖胃、养胃,还有色泽的搭配,对人心理的暗示作用。通红的炉火,漫天飘舞的雪花,一杯浓红显黄的茶水,看上去顺风顺水顺眼。春天呢,万物复苏,生得灵动,活得鲜嫩,生命韵律的朝气蓬勃,端一杯轻巧透绿的春茶,同样顺风顺水顺眼。因为大棚蔬菜的出现,反季节食物越来越多,过去冬天里只有大白菜、青萝卜,土豆,现在是要么有么,人们已经忘记了季节的更替。有个科学家说,反季节其实就是反生命规律,人的肌体在冬天相对处于休息期,需要的养分也是以平和、稳定的食物为主。所谓百菜不如白菜,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很多有条件的老人开始过候鸟式的生活,冬天天冷了就到海南或者其他暖和的地方过冬,夏天天热了再回到北方相对凉快的地方避暑。一位老中医对此的说法是,此举完全违背了人的生活规律。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大自然赐予人的生活机缘,顺势而生,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入世的态度,还是千真万确的生命规律。
我老家山东潍县以萝卜出名,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地爬。萝卜是夏天种秋天收,然后埋在地里,涵养水分,吃的时候从地里扒出来,清脆如新,可口润肺。一过立春,地气返暖,萝卜也慢慢失去水分,开始糠心,没有原来的萝卜味道了。现在的萝卜无论种植还是储存,都采取了新的手段,已经做到不分季节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到潍县流遍了。但是,我要说的是,真正的老潍县人吃萝卜还是在冬天。冬吃萝卜夏吃姜,先人的谆谆教导,是生命的结晶。酱香的茅台酒只有赤水河边的那点地方,酿造出来的味道纯真,黑不溜秋的阿胶也只有山东东阿一带熬出来的正宗。道理很简单,茅台酒的酿造原料红高粱,产自赤水河畔温湿潮热的气候中,阿胶用的是山东黄河故道上特有的小黑驴皮。曾经有人质疑,现在茅台酒产量这么大,哪来的这些赤水红高粱;现在的阿胶这么多,哪来的这些黑驴皮。得到的回答相当业余,说红高粱来自东北,说黑驴皮来自新疆。人们一直在不断发问,怎么现在吃的食品没有过去那个香味绕鼻久久不去的感觉了。答案就在这里。稍懂红酒的人都知道,年份很重要,比年份重要的是年景。哪年适合葡萄生长,哪年就是好年份好年景,出产的红酒就是好酒。
茶叶对年景的要求很高。在春天最早发芽的茶,茶芽都很细嫩,可是带来了一棵茶树一个冬天的积蓄,人们对此寄托了很多的希望。但是,年景如何又决定着这年春茶的质量,像今年,天旱地热,春茶早熟,势必影响茶的质量。喝茶也是有缘分的,明前茶未必适于你的胃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