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曾与苏杭齐名的运河名镇
随着运河断航,张秋往日繁华不再
2014年05月08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坐落在张秋境内的荆门上下闸。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位于聊城市下辖的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境内,全长97.5公里。元明清时期,会通河一直是南粮北运以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至今聊城运河沿岸还保留着十余处水利工程设施及其他重要文化遗存。
张秋,如今只是阳谷县下辖的一个普通乡镇,但是在明清时期,却享有“南有苏杭,北有临张”的美誉,与苏州、杭州、临清齐名,历史上曾繁华一时,成为“河济一都会”与“漕河要冲”。张秋也是京杭运河北上进入聊城境内的首个乡镇,因此,本报将其作为“行走运河助力申遗”的第一站,探访其繁华过往与历史变迁。 (王传胜)
从阳谷县城出发,往东约20公里,便来到了运河名镇张秋。走在小镇街道上,古旧的青砖瓦房不时映入眼帘,仿佛时空穿越,一下子回到了明清时期。那时的张秋,曾是运河沿岸一座繁华的商贸重镇,有“河济一都会”的美称。然而,随着运河断航、客商离散,张秋日渐没落,往日繁华成为过眼云烟。
小镇探访>> 现存古建筑寥寥,陈家旧宅很“落魄”
走在张秋古镇上,除了偶尔引入眼帘的古建筑,很难相信这里曾是一个繁华名镇。
在陈家旧宅前,有大片的生活垃圾,显得格外刺眼。得知记者是来探访古镇,一位过路的老人说:“赶紧看看吧,就剩这点老玩意儿了。”
记者走近才发现,青砖瓦房前竖着一块石碑,上书“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陈家旧宅”。房顶上已杂草丛生,仅剩的几间瓦房,还有一处屋顶出现了破洞,看上去是年久失修了。
跟随记者一起探访的还有运河文化爱好者赵中田,看到老宅破败成现在这样,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赵中田说,关于这座老宅,有一段凄美的故事:曾经有一个姓陈的富商,经京杭运河运货,在张秋靠岸落脚,爱上了一个当地姑娘,从此就留在了镇上,娶了这位姑娘为妻,建了这座大宅院。
历经几世沧桑,如今的陈家大院早已人去屋空,饱经风吹雨打,衰败不堪。
记者还探访了镇上仅存的几处古建筑,要么夹杂在现在钢筋水泥丛林中;要么大门紧锁,孤零零地伫立在荒郊野外,往日繁华景象早已不见。
运河遗迹>> 借力申遗,荆门上下闸按原貌修葺
在阳谷张秋镇驻地往北约有十来分钟车程,就是运河上的荆门上下闸。张秋镇政府宣传委员王新介绍,借助申遗之机,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专家评估考察,荆门上下闸已经修葺一新,并竖起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
为保持原貌,闸上小桥采用了木桥,偶尔有车经过,便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赵中田看着车来车往,心疼地直摇头:“木桥哪经得住这样辗压啊?” 通过两座石碑上的文字,记者得知,荆门上闸位于张秋镇上闸村西,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荆门下闸位于张秋镇下闸村西,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明永乐九年(1411年),明政府对上下闸进行了重修。
王新介绍,荆门上下闸均保持了原有的整体风貌,未设置护栏,除竖有“保护遗产 人人有责”的标识木牌外,还设置了警示语,提醒人们为防止落水,不要靠近闸体边缘。
聊城大学运河研究院郑民德老师介绍,张秋古称“涨秋”,因地势低洼、秋天易涨水而得名,后人忌讳“水”字,改名张秋。明清时期,黄河屡次在此冲决运河,为保障漕粮顺利抵京,明清政府不但在张秋设立了一系列管河机构,而且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荆门上下闸便是当时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历史沧桑>> 运河断航,从繁华走向哀伤的没落
郑民德介绍,张秋在明清两代为东阿、寿光、阳谷所共辖,是一个典型的“三界首”城镇;又因该镇位于临清、济宁两大运河枢纽城市之间,大清河与运河交汇,遂成为水道要途。弘治年间,张秋一跃成为商贾重镇。嘉靖、万历年间,张秋镇的商贸经济达到鼎盛,居住在运河两岸的经营手工业和商业的已有数千家。
万历年间,朝廷设课税司征收商税,置水次仓收贮附近八县漕粮,而且吸引了诸多商人、商帮到张秋经营,随着人口的增多,万历三年(1575年)扩建镇城,长达八里,建有四城楼、四水门,成为山东仅有的建有城池的市镇。
康熙年间,张秋镇商业街巷多达三十几条,如盐店街,是行盐贾人所聚集的地方;竹竿巷街,则是各行杂货聚集之所;南京店街,为江宁、凤阳、徽州等绸缎铺所在……镇内拥有几十种规模大小不等的商行,其中,交易最盛的是屠宰、粮食、杂货与绸缎四大行。另有牙行二十多个,据说仅牙行经纪人就将近300人。
张秋曾是长途贩运的中转起落地,不但通过运河吸纳来自临清和济宁的产货,而且还利用通大清河之便,转输从渤海盐场运来的食盐。便利畅达的商路交通,使得各地货物,如“齐之鱼盐、鲁之梨枣,吴越之织品、闽广之果布,晋之皮革”,然后再从张秋转贩到其他地区。周围地区的棉花、枣梨、阿胶等农特产品,也多是在张秋集中,再由南下商船“贩鬻江淮”。因为张秋的转贩贸易极为兴盛,古时曾被人誉为“小济宁”。
然而,清朝末年,随着运河断航,政府因财力吃紧,再无精力治理运河,加上战乱频繁、商人离散,张秋古镇日渐没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