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还是我小时候记得的样子”
王丛哲与母亲团圆,表示从没因被抛弃记恨母亲
2014年05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丛哲和姥爷姥姥在一起,虽然母亲很是自责,但王丛哲并不怪她。  本报记者 王震 摄
   本报记者 王震 孙丽娟 
  8日上午,在威海初村镇北宅库村,失散了15年的曲凤英和王丛哲母子俩终于相见,两人紧紧抱在一起,泪流满面,曲凤英不断地说是自己对不起孩子。多年来,王丛哲在外吃了不少苦,但他从未记恨过母亲,甚至没有一句埋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回亲生父母,和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

15年后再重逢,母子相拥而泣
  8日一早,王丛哲就起来了,在姥爷家等候母亲回来。早上7点多,见到母亲后,王丛哲主动上前拥抱了母亲。王丛哲说,虽然分别了15年,但第一眼看见母亲时,并没有陌生的感觉,“妈妈的模样虽有所改变,但还是我小时候记得的样子。”
  当被问及和儿子重逢的感受时,曲凤英的眼圈红了,她含着眼泪,半天说出了“无法形容”四个字。曲凤英说,心里的感受太多了,但总归是高兴的,要是儿子能见到生父就更好了,也能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
  王丛哲说,他能感觉到母亲心里特别难受,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曲凤英拿出儿子幼时的照片,回忆儿子小时候的事。王丛哲也回忆着儿时和姥爷在村中河边钓鱼的情景。
  在众人交流中,王丛哲表现得很活泼,而曲凤英多是沉默,倾听着儿子的诉说,静静感受儿子15年以来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活虽然坎坷,奋斗之后苦尽甘来
  王丛哲6岁被母亲带离威海,便在继父家生活,12岁之前跟继父干农活。王丛哲曾上过一段时间学,但因常常被学校的小伙伴欺负,王丛哲开始厌学,最终离开了校园。12岁时,王丛哲一个人离开了家,独自在外打拼。挣了钱后,他买了东西回家看望继父。
  王丛哲步入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饭店干服务员,饭店提供食宿,什么脏活累活都是王丛哲来干,早晨6点多起来去市场买菜,回来后干零活,打扫饭店卫生,晚上10点左右才能休息。
  在饭店干了3年服务员后,王丛哲又开始学习烧菜做厨师,收入也越来越高,但他十分节俭,到他19岁的时候,已经攒下了15万元。后来他就在金乡县城买了一套楼房。
  曲凤英说,和儿子分开后,她又组建了新的家庭,目前还有一个13岁的男孩,来威海前她已将情况告诉了丈夫。曲凤英说,这么多年,她也一直很想儿子。
“不管是因为啥, 我都不怪父母”
  6岁时,王丛哲被母亲带离威海,在济宁共同生活仅半年后,又被母亲抛弃,独自生活在继父家。在继父家生活了6年后,12岁的王丛哲独自出去打拼,在年幼的时光里,他一个人艰苦地维持着自己的生活。9年的独立生活让王丛哲吃了不少苦,但他从未记恨过母亲,甚至没有一句埋怨。
  8日下午,听闻侄子回家了,远在羊亭镇的王丛哲的姑父来到北宅库村看望侄子。当姑父说,造成如今的悲剧只能怨他的母亲时,王丛哲却斩钉截铁地说:“我谁都不怨。”王丛哲说,之所以没有问母亲当初为何离开他,因为他知道母亲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和难处,他始终强调自己不怨母亲,自己是个男子汉。家人都很庆幸,没有父母亲人的教育,王丛哲竟能如此懂事。
  “这次回来,我就不打算回去了。”王丛哲在威海初村的老家说,不管当年母亲是何原因将自己抛弃,现在都不会追究,这次回来能这么顺利地找到亲人,并顺利回到家中,自己都感觉很意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见到亲生父亲。目前,王丛哲已经在烟台找到一份厨师的工作,并打算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就回威海老家看看亲人,也会回济宁看望自己的继父,“咱得做有良心的人。”
   本报记者 王震 孙丽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