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丈夫在,生活就有希望”
丈夫突然病倒,李凤萍用坚强撑起一片天
2014年05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凤萍悉心照料在重症监护室的丈夫。
     本报兖州5月8日讯(通讯员 张双双)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一句浪漫的话语感动着许多人。而在兖州鼓楼街道中御桥社区,一位名叫李凤萍的普通妇女身上正在发生着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去年12月6日,李凤萍原本身强体壮的丈夫魏泉突然脑干出血,呼吸停止,被紧急送进了兖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在抢救的同时,一纸病危通知书也送到了李凤萍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李凤萍感觉仿佛天塌了一般。但想到年迈多病的公公婆婆和还在念书的女儿,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李凤萍恳求医生:“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放弃,请务必尽最大努力抢救。”
  在她的坚持和守护下,第33天,一直借助呼吸机的丈夫出现了微弱的呼吸;第43天,丈夫脑颅中的血块自身吸收;第52天,丈夫有了自主呼吸,脱离了呼吸机。如今,己住院一百多天的丈夫虽仍在重症监护室,但已出现了意识恢复的迹象。
  对李凤萍来说,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犹如一场噩梦。身边不断有人劝她放弃,劝她不要如此辛苦地坚持。她却始终不为所动,守护在丈夫身旁,轻声呼唤着丈夫的名字,耐心等待丈夫苏醒过来。她说:“为了这个家和老人孩子,我们俩谁都不能倒下。我一定要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这样的决定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也许不难做出,但对李凤萍的家庭而言,做出这一决定却需要极大的勇气。她一家五口人,公公、婆婆都没经济保障且身体不好。原在电讯六厂上班的丈夫,是兖州最早期的下岗职工。女儿还在读大学。她只是某热电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因为照顾丈夫长期请假,单位也停发了工资。早先公公因心脏病放置心脏支架已花费4万余元,如今,丈夫的医疗费已达30余万元。
  一个个难过的坎摆在她面前。即便如此,在放弃和坚持之间她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坚持。她说债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了家散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要保住了人,有个完整的家,就有了生活的希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