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妈妈袁玉盛
二十三年陪读路脑瘫女儿上大学
2014年05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母女俩下楼走动,妈妈紧握女儿的手。
  袁妈妈耐心细致地喂女儿吃饭。
  萍萍也很爱美,妈妈每天都会给她梳头扎辫。
  母亲节快到了,萍萍把自己写的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念给妈妈听。
  执子之手,母爱陪伴萍萍迈过人生坎坷。
   文/片 本报记者 李珍梅
  对脑瘫女儿倍加珍爱、当启蒙老师并陪她自学……经过23年的坚持,女儿考取了残疾人大学。将女儿呵护成才,75岁的袁玉盛说,只要她还健康,她永远都会牵着孩子的手。
喂饭梳头穿衣,七旬妈妈照料脑瘫女儿
  8日中午11点多,在李沧区中崂路袁玉盛的家里,袁玉盛正在细心地给女儿喂饭。她撕下一小片馒头,夹点蔬菜和肉丝放在上面,然后卷起来,送到女儿嘴边。吃的饭菜不能太热、太凉。“孩子手脚都不方便,吃饭、穿衣都需要照顾。”说起这些,75岁的袁玉盛脸上挂着从容的笑容。
  袁玉盛育有5个儿女,最小的女儿伊建萍,1974年出生在青海。当时袁玉盛夫妻都在青海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早产加上高原缺氧,使得伊建萍的脑部发育不良,患上了脑瘫,肢体一级残疾。
  “与健康的孩子比,萍萍出生就遭遇‘不公平’。但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她。”袁玉盛说,在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下,孩子的病情确实给她及家庭带来了不少压力。但是,家人从来没有让萍萍受一点委屈。
  因为萍萍的手和脚都不灵便,吃饭、梳头、穿衣等都需要母亲照顾。在平日的生活中,袁玉盛对小女儿萍萍付出了更多的精力。
  8日吃完午饭,袁玉盛又小心地给女儿喂樱桃。因为萍萍无法把核吐出来,袁玉盛都是先把樱桃核抠出来,然后再送到萍萍嘴里。
陪着女儿自学,圆女儿的上学梦
  不仅在生活中细心照料脑瘫女儿,最令人感动和肃然起敬的是,这位母亲坚持帮女儿完成了一个梦想:上学。
  九岁时,萍萍跟着奶奶和三姐回到了青岛。那时,萍萍每天都趴在窗台旁,看到家门口公交车站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小朋友时,就特别羡慕。得知女儿的愿望,袁玉盛将萍萍送到一所小学,想让她做一名旁听生。但看到伊建萍行动无法自理,话更是说不清楚,校领导拒绝了袁玉盛的请求。
  为了不让伊建萍成为废人,袁玉盛买来书本当起了她的启蒙老师。后来又买了一台收音机,让她了解外面的世界。经过23年的执着和坚持,在妈妈和家人的帮助下,伊建萍自学成才,爱写文章,还获得了很多奖励证书。2005年,她考取了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
  萍萍上大学三年,在母亲的陪伴下,一节面授课都没有落下。萍萍每周有三节面授课,袁玉盛每次都陪着。因为路途比较远,加上萍萍准备时间长,袁玉盛早晨4点多就要起床。到学校后,女儿在教室里上课,袁玉盛则在走廊里等候。冬天天冷,学校的老师看不下去了,总会邀请袁玉盛去办公室坐着。
  求学三年,萍萍难忘母亲对她的教诲。“我们每次坐公交车去上学,父母都教我,不要别人让座。因为别人上了一天班,好不容易有个座位能坐着。”萍萍记得很清楚,母亲专门做了一个座垫,一上公交车,就把座垫放在司机旁边的一个空地,让萍萍坐着。
传递乐观坚强,大家庭博爱满堂
  袁玉盛的家庭虽然有不幸,但她却把不幸变成了有幸。
  在与袁妈妈的聊天中,说起一路走来受过的苦和累,袁玉盛没有丝毫抱怨,更多地表现出坚强和乐观。在袁玉盛博爱坚毅的性格影响下,萍萍也成长为一个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人。同样,这个上上下下有着二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也充满了团结和爱。
  采访中,萍萍的幽默感不时地体现,她笑着称母亲是“胖老太”,“现在跟我们不在一个频率上”,逗得袁玉盛开心地笑。
  “我的家庭是一个和善、团结的大家庭。全家人都是发自内心地爱护她,对她好。”袁玉盛说,她的大女儿和儿子,儿女的孩子们,都倍加呵护萍萍。
  除了陪伴残疾女儿成才,袁玉盛还细心照料家中94岁的老母亲。
  很多人都佩服袁玉盛的坚强和乐观。但袁玉盛认为,萍萍是她生的,她要为女儿的一生负责,不能因为女儿有残疾就为社会增加负担。“我们能做到的一定要自己去做,因为社会上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
  “我感谢妈妈给了我生命,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让我懂得感恩,远离抱怨。”萍萍说话语气有点慢,但眼睛里闪着泪光。年近40岁的她像个小孩一样,深深地亲吻母亲的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