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杜家厚德,名门功果耀正气
2014年05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杜受田故居里的白马雕塑,相传此马曾保护着杜受田躲过一劫。
  杜氏家族进士翰林世袭。
    文化寻踪 
  夜听窗外雨打芭蕉,油灯燃尽岁月斑驳。一座城市像一个人。
  是灯红酒绿的张扬还是独守寂寥的淡然?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性格,它像一杯醇酒,需要慢慢品味。无论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还是客居异乡的漂流族,无不在创造这座城市的时候被这座城市的气息感染着。
文化是一种力量,也是一座城市的脊梁。当繁华褪尽,人们还能在热闹过后找到精神归属,这是一座幸运的城市,也是一座城市的幸运。
  本报特推出“文化寻踪”栏目,深度挖掘和剖析滨州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将这座城市鲜为人知的一面翔实而优雅地展现在您的眼前。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在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我们依然秉承深度与广度,将文化积淀传承下去。
  滨州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古往今来,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孙武、东方朔、范仲淹等绵延千百年的思想文化,更有李之芳、杜受田等家百年望族世家。今起,我们推出“文化寻踪之滨州名门望族”系列报道,通过一次次的探寻来还原一个个传承至今的家族形象。
  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随着朝代更迭,滨州诞生了一大批名门望族,其荣辱兴衰成为社会发展的缩影,而滨城杜家作为名门望族中的翘楚,成为滨州传世的佳话。

  本报通讯员 邓天杰
  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
  滨城杜家自洪武二年由河北迁入滨州,从第四代开始,滨城杜家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明清两朝,杜家共考取12名进士,据了解,清朝时期滨州共考取28名进士,而杜氏一门就占9名。滨城杜家已经延续了600多年,散居在100多个村庄,有3万多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有一句俗语“滨州无二杜”,说的就是滨州杜姓人家都是杜氏家族的后人,滨州南街杜家、高杜等地都是因为有杜家人的居住而命名。
  进入清朝后,杜氏家族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在杜氏家族的各个分支中,滨城区南街杜家最为显赫。南街杜家是由滨城杜家三宗二支发展而来,杜家这一支到了第十代,13人中11人取得了功名,十一代26人中,15人取得功名,这在滨州首屈一指。
  在修缮一新的杜受田故居,至今仍保留着杜家曾经居住的痕迹。故居内保留着一口状元井,工作人员介绍,这口井从杜家迁入滨州修住宅开始就在这里,“传说这口井是一口神井,杜家之所以能高中那么多进士,官越做越大,就是因为常年饮用这口井里的水。”
  杜受田故居就是从南街杜家居住的杜家大院旧址上翻新修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杜家大院的格局是经过逐渐的发展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大院,在当地俗称“八大院”。
家风开明不让女子裹脚
  杜家家风传承几百年,据历史考证,作为有名的官宦世家,杜家人在明清两朝为官者多达188人,这些任封疆大吏、内阁重臣的杜氏族人谨记家风教诲,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留下了众多的传世假话。
  滨城杜家第一位进士杜其萌为人公正,秉公执法,在任时为被矿盗诬陷而判处死刑的青田县民叶十三等十余人平反冤案,革除历年来不法盐商和役吏盘剥百姓的种种弊政。因为政绩突出,杜其萌后升任刑部主事,再升任刑部湖广司员外郎。在滨城区内有为杜其萌建造的“进士坊”,杜其萌入祀滨州乡贤祠。
  在杜家历代为官者中,最有名望的当属一代帝师杜受田。杜受田的故事在当地被人们广为流传,走在南街杜家,随便一个人便能和记者说上一两段杜受田的奇闻趣事。其中人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双龙跪臣”的故事。当年杜受田当帝师时,咸丰皇帝小时贪玩,完成不了杜受田讲的功课。有一次,杜先生对其罚跪,正好被道光皇帝碰到,道光非常生气,便在门外说:“念书是君王,不念书也是君王。”杜受田一听,不仅没有道歉,还说道:“念书识字的君王是明君,不念书识字的君王是昏君。”道光一听,心想这才是真正为太子负责的人,便忙走进屋里撩衣跪倒,给杜受田叩头,杜受田急忙上前扶起道光,道光对太子说:“从今往后不要再贪玩,要好好听杜先生讲书。”
  清中晚期,杜堮与其子杜受田等祖孙四代先后入翰林院,因为在清朝未设宰相一职,人们习惯将内阁学士和军机大臣作为宰相,杜家两代宰相,算上杜堮所封赠的官衔,杜家可谓祖孙连续三代宰相,并因为清正廉洁深受重用,这与杜家严谨的家风和教育是分不开的。
  除此之外,杜氏开明的家风也被后人津津乐道。根据南街杜家的后人回忆,杜家大院中的女孩子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太多,主要体现在缠脚、读书、磕头等方面。“女子从小缠脚在封建社会尤其是清朝是根深蒂固的事,大脚女孩子就是丑的标志,找婆家也难,”一位村民说,杜家大院的女子从不缠脚,即使嫁到杜家的媳妇也放脚。
文学创作很少言及政治
  杜家之所以能绵延六百多年长盛不衰,和杜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1598年,南街杜家的奠基人杜诗以进士起家,他非常重视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斥资购买了位于知州衙门后的风景地——卧佛台,并在台上建造廊舍,办起了杜家的私塾。从明末到清末,南街杜氏子孙中的优秀者,都是通过这家私塾培养出来。杜家通过良好的家族教育,打破了俗称的“富不过三代”的说法,成为延续六百年的名门望族。
  从现存资料看,杜家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诗歌方面,有记载称“山左称文学世家者,当首推滨州杜家”。杜家的诗人代代传承,大多擅长律诗和绝句,很多人以“草”作为诗集的名字。清中晚期是杜氏家族文学空前兴盛的时期,经过百余年家族文化的蕴蓄,厚积薄发,逐渐走向兴盛,涌现出以杜堮为首的庞大的文学家群体。杜堮是当时杜家文学成就最高者,他著有诗集《遂初草庐诗集》,并写有《述训》、《读明末纪事》、《读鉴余论》等22本文集。
  杜家家族文学创作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很少言及政治和时事。杜堮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城府全无笑我真,性耽山水亦前因。”把感情寄托在山水之后,不问政事,是杜氏家族作品最明显的地方。除此之外,抒发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作品也都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杜家女子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从小就读书,嫁过来的媳妇也要读书学习,滨州一带有“杜家姑娘是老虎”的说法。另外,她们更是与男孩子一样,春节期间挨家挨户磕头拜年。
家训专著《述训》教诲后人
  教育对于杜家人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数代杜家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族教育理念。第十四代孙杜堮精心总结,写出了教育、启迪后人的家训专著《述训》,从而使滨州杜家的家族教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严密的家族教育思想和理论。虽然是家训,但高深的立意、深邃的哲理几乎涉及到了人生所涉及到的一切,在今时今日仍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在《述训》中,杜堮开篇即提出,人生在世,必须要有自知之明,“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为强。”告诫人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听取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强者。杜氏家族的家庭教育同样把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自身的修养放在第一位。在《述训》九则中云:“何以教子?修身之道即教子也。”除了教育、修身之外,《述训》也在学习态度、读书方法、持家之道、处事之道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训诫。《述训》最后一章告诫后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住耕读传家的良好家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要忘记祖宗教诲,时刻传递祖宗美德。
  杜建生、杜民生是杜氏家族第二十一世孙,他们早在换齿绕膝的年龄,就常听祖辈讲述先祖的轶事逸闻以及神秘的滨州杜家大院。在帮助修订家谱时他们表示,作为滨州杜氏后人,最重要是行得正、坐得端,不给先祖丢脸。“先不要说先祖官做得多大、地位多高;也不要管先祖的才学有多高、文章有多好;更不要羡慕先祖对当时国家社会贡献有多大,只要我们能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改革和提升自身品德,做一个情操高尚、品德优秀的人,自然无愧于先祖遗训,无愧于滨州独家的后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