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了记录仪乘出租能否舒心些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周,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济南市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规范(试行)》(下称《规范(试行)》)。《规范(试行)》规定出租车要按行业规定要求安装服务评价设施、指纹识别系统、录音拍照系统。鼓励安装行车记录仪。目前省城8000多辆出租车中已有1200多辆安装了摄像头,各出租公司也开始组织司机安装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摄像头能否改善出租车乘车环境?对此,剪友们各抒己见。
正方
阵容:吴明 赵鹏 王婷 郑三运 
完善设备可保护驾乘双方
  一辩@吴明:出租车安装行车记录仪、摄像头等,可保护出租车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驾驶员受到意外伤害,更是侦破案件的得力助手,并能起到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其次,还可以保证出租车驾驶员与乘客双方的利益,避免纠纷。
  二辩@赵鹏:出租车与公共汽车一样,都属于公共交通工具,其不属于隐秘空间范畴。在出租车上安装摄像头,对出租车司机和乘客都是一个很好的监督,在规范约束驾乘双方行为的同时,也对一旦发生的纠纷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三辩@王婷:安装摄像设备一方面可以规范司机的言行,有利于打造良好的乘车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对乘车过程予以记录,一旦发生纠纷,可以作为双方调解的有利依据。相关部门可以对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调取权限予以规定,安装位置不要正对着乘客,可以通过加密等方式,在出现纠纷或问题时由专业的维护人员调取,以保护乘客隐私。
  四辩@郑三运:出租车安装摄像设备可以改善乘车环境,规范司机驾驶,保障乘客权益,提供有效证据,方便处理纠纷和意外。出租车是个运动的公共场所,乘客隐私的暴露与否,关键是看自己做得怎么样。即使有不雅行为发生,视频资料也不是随便就可以提取的。

反方
阵容:王平昌 徐可顺 刘曰章 庄秋燕 
提升司机素质才是根本
  一辩@王平昌:有的司机主动上交捡到的钱物;有的则昧着良心将乘客的财物据为己有。类似事件的发生只是与司机的素质高低有关,无关乎是否安装摄像头等设备。规范出租行业不能仅靠安装高端设备,关键是如何提高出租车司机的自身修养,而乘客也应自觉自律。
  二辩@徐可顺:一天晚上9点半左右,我在市立五院公交站牌处等车。站牌前停靠着四五辆出租车,见有人走来,几个司机就直喊“有去长清的吗”。看这架势,就知道是专门捡去长清的人拉,去市内其他地方的连问也不问。在上述情况下,行车记录仪、摄像头还有用吗?所以,规范出租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抓好驾驶人员这个根本。
  三辩@刘曰章:就济南出租车来说,车少客源广,挑客、拒载时有发生。出租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济南对外的窗口。狠抓出租车司机的人员素质和提高服务水平,才是最最根本的,而不是在安装设备上下功夫。
  四辩@庄秋燕:对于市民担心隐私被泄露的问题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坐一次出租车,自己的影像、录音等信息都被记录下来。一旦因出租汽车客运服务单位管理不善泄露出去,那将会给市民造成不良影响。出租车安装摄像头与行车记录仪,相关管理措施与监督机制必须及时跟进。

 精论 
  完善设施对主客都好
  @崔屹:出租车上服务评价、指纹识别、录音拍照系统的安装对乘车环境的改善、安全性能的提升都是毋庸置疑的。服务评价系统摆在那,对出租车司机来说,多少是个约束,会倒逼提升服务质量;行车记录仪可以轻易查证出租车有没有跑冤枉路;录像拍照系统就更重要了,出租司机什么乘客都会碰上,有了摄像头,犯罪分子也会有所顾忌。
有设备还得防止成摆设
  @田华:在出租车上安装摄像记录设备,既有利于承运期间双方出现纠纷时的尽快认责并加以解决,也有利于乘客不慎丢失物品时的寻找。鉴于目前较为严重的宰客、拒载等行业乱象,这无疑也是对乱象的一种制约。但即便是安装上设备也并不等于一切就OK了,各出租公司还得肩负起监督、检查和培训的责任,以防止个别司机有意无意地损坏这些高科技设备,使它们成为聋子的耳朵!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安装这些东西的意义。
安监控系统的钱谁来出
  @彭磊:日前,笔者打车时和出租车司机聊到安装监控系统的事,师傅表示并不排斥。他认为,济南治安条件还比较好,只要乘客和司机都谨慎些,就会避免遗失财物和恶性案件的发生。他们主要是担心安装监控设备的成本会摊到自己头上。如果安装监控的钱是由行业主管部门或出租车公司来出,他们是很乐意接受安装监控系统的。
设备要安在无争议处
  @冯勇: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出发点不是要监视司机和乘客的一举一动,最终目的是要维护乘客与出租车司机的切身利益,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共安全。将摄像头安装在没有争议的地方,既维护了隐私,又能保护司机与乘客的合法权益。
 亲历 
  两次乘出租车落包都找回了
  @王平:我先后两次乘出租车都有下车后忘记拿包的经历,但由于出租车上安装了摄像头,都比较顺利地将包找回。其中一次虽然没有打车发票,但当我打电话查询时,只报出行车路线和出租车所属车队名称时,对方即告诉我,这个车队大部分车上都有摄像头,一般东西都丢不了。果不其然,不到两个小时,我的包就找到了,包内物件毫无损失。
见车内有摄像头不自在
  @刘曰章:前不久,我外出办事,顺便搭乘了一辆带摄像头的出租车。坐在车里,抬头望望摄像头对着自己,浑身不自在。越是这样就越不放心地再看一眼,又感觉自己好像一直被人监视着,真是窘迫极了。到达目的地后,迅速付完账,急忙拉开车门逃离现场,等到出租车跑远后才放心地喘了一口粗气。

 建议 
  严制度才能保管好资料
  @刘建国:监控设备装入出租车,目的就是要保护好乘客财产安全,出发点自然值得褒扬。但是,对于司机及乘客的隐私权,也要予以充分重视,不要在权益取舍上出现偏颇。个人认为,相较于公共场所而言,出租车的属性既具有面对不特定人开放的特性,也具有私密空间的特点。如果不注重视频资料的保管和使用,就极易出现侵害隐私权事件。在这方面,最为关键的就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将出租车内的监控视频资料妥善管理,确保不泄露。只有在需要调阅时,由相关权力机关根据法律规定,严格操作,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隐私权。
乘坐出租车也应举止得体
  @管力峰:现在,每一部公交车上都有监控设备,这对监督驾驶员服务、提高公交营运水平以及突发事件后的取证工作非常有利。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的一部分,和公交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安装监控等设备非常有必要。至于乘客隐私的问题,首先,乘客在乘车过程中要举止得体、文明出行;其次,出租车监管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不得随意泄露乘客任何的出行信息和隐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