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漂”和“空巢”间两难抉择
济漂母亲:为照看孩子背井离乡来到陌生城市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省城某小区,带孩子玩的大都是老年人,他们中不少都是“济漂”。 本报记者 刘雅菲 摄
     在济南,有一群特殊的“济漂”,他们来到济南不是为了追求梦想,而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曹建英、秦玲、高美娟都是这样的“济漂”,本来不与孩子生活在一个城市的她们,为了给孩子看孩子,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家,变成了“济漂母亲”,开始适应一种全新的生活……

  本报记者 刘雅菲                                     
一年在老家呆了不到十天
  来到济南看孩子,意味着这些济漂母亲必须要抛下自己的家,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被迫在年过半百时背井离乡。
  曹建英爱运动,在老家青岛莱西的时候,每天吃过早饭,她会去离家100米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跟多年的球友打一上午乒乓球,中午跟老伴儿一起吃过午饭后可以睡一觉,傍晚的时候再到健身中心去游泳。
  高美娟的爱好则是逛街,在她菏泽老家,旁边有个大商场,有空她就会去逛逛,虽然那里的东西价格并不贵,但一向节俭的习惯让她逛的时候多,买的时候少,即便是买东西,多数也都是买给儿子、儿媳和老伴儿的。
  秦玲是江西人,在她家所在的县城,每回出门总能碰上几个熟人。兄弟姐妹间经常聚会,给她原本就丰富多彩的生活掺进了浓浓的亲情。
  这种生活中,她们仅有的一点不如意就是孩子不在身边,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每到周末都能回家吃个饭,她们也会觉得很羡慕,曹建英和高美娟的儿子儿媳,秦玲的女儿女婿都在济南工作,除了偶尔的假期,她们多数时候只能通过视频来缓解对孩子的想念。
  高美娟是三个济漂母亲中资格最老的,孙女已经上幼儿园了,她在济南已经生活了将近五年。曹建英和秦玲都是去年才来到济南看孩子的。曹建英的亲家在老家脱不开身,找保姆看孙子会增加孩子的经济负担不说,她还觉得不放心。因此,背井离乡看孙子,在曹建英看来,成了她义不容辞的一件事情。  
  曹建英的孙子的预产期是去年3月底,为了防止早产,她和老伴儿提前一个月来到了济南。临行前,她和娘家人一起吃了一顿饭,把因扭伤腰只能躺在床上的80多岁老母亲托付给大哥和其他姐妹,和老伴儿一起,带着给孩子准备的小被、衣服,给儿媳准备的鲫鱼、猪蹄、乳鸽来到了济南。
  在济南这一住就是一年多,老两口中间只在“十一”假期和过年期间回去了两趟,在家总共住了不到十天。常年不在家,每次回去,曹建英的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打扫卫生和串亲戚上。这两次回去,她都抽出半天时间到大哥家看看老母亲,给她打扫打扫房间的卫生,洗洗衣服,再给她做顿饭,陪她一起吃,对母亲的孝心和平时的惦记都要浓缩在两个半天内。
  由于离济南太远,自从来给女儿看孩子,秦玲一次都没有回过老家。家里的心爱花草都靠妹妹去浇浇水:“也不知道她给我把花养得怎么样。”

每天重复着几乎一样的生活
  在济南,这三位母亲每天重复着几乎一样的生活。忙碌中,还得尽量少出错,以免孩子埋怨自己。
  5月11日,星期天,母亲节,但在三位母亲看来,这个日子跟往常没什么不同。秦玲只记得这天要带外孙去上早教课,对她来说,几号和星期几,除了提醒她该带外孙上课,带外孙打预防针,别的意义已经都淡化了。
  每天,秦玲早上六点多就起床开始忙活,她一天要做六顿饭,三顿是给家里大人的,三顿是给外孙的。早上外孙醒之前的时间,对她来说格外宝贵,她要准备好一天要吃的食材,这样白天就可以多点时间照看孩子。虽然家中几乎每顿饭都是秦玲做的,但她总会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和老伴儿,自己面前经常摆着上一顿的剩饭。
  小孙子一岁多,正是粘人的时候,又刚刚学会走路,为了避免他磕着碰着,曹建英的目光几乎一刻也不敢离开他,即便这样小心,调皮的小孙子脸上、身上还是时不时地碰出一些伤,看到这些伤,心疼的同时,曹建英心里也有一丝担心:儿媳回家后会不会怪我没看好孩子?
  这种担心和不安经常出现在高美娟的生活中,孙女不爱吃饭,她担心是自己喂得不好,儿媳哪顿饭吃得少了,她也担心是自己做的菜不合她的口味。
  看着曹建英太辛苦,原本什么家务都不会做的老伴儿学会了拖地、洗衣服,可家里的琐事还是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只有在吃过晚饭,儿子儿媳照看着孩子,她才能闲下来,躺在床上听听收音机里讲的别人家的故事。
  儿子曾无意间听到曹建英跟老伴儿说:“今天可把我累死了”,可当他问起母亲,看孩子累不累的时候,曹建英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不累,”有的时候她还开句玩笑:“你看我现在胖的,累还能累胖了?”

为了融入这个城市得改变自己
  换个城市,不仅仅是地域的变化,语言、饮食习惯、消费方式都随之改变。为了融入这个城市,母亲们必须得改变自己。
  尽管老伴儿和儿子、儿媳还有孙女都在身边,但高美娟总觉得现在住的地方不是自己家。在她自己的家中,她是主人,所有的东西想放在哪儿就放在哪,可在这里一个花瓶的位置也要征得儿子和儿媳的同意。
  走出家门,曹建英也感到自己没有在家的时候自在。儿子住的小区是个单位宿舍,里面的老年活动室里有张乒乓球台。一次,曹建英和老伴儿想进去打会乒乓球,却被门口的工作人员挡在了门外,告诉他们这里只能让本单位的退休老人来活动。这让本来就好面子的老两口心里很不舒服,开始想念起老家的活动室,和那些一起打球的好朋友。
  听说了他们的遭遇,曹建英的儿媳给老两口在小区外的健身中心办了两张健身卡,可以游泳、打乒乓球,但是因为没有时间,两个月只去了三次。高美娟偶尔跟儿子儿媳一起逛次商场,济南大商场中动辄成千上万的商品,让她一点都提不起兴趣。
  秦玲和老伴儿都是说了一辈子家乡话,在老家,他们的家乡话就是一张通行证,而在这里,却成了与他人交流的障碍。很多时候,别人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让他们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重复次数多了,心中难免有些沮丧。后来,秦玲和老伴儿开始学着说普通话,秦玲的普通话说得比老伴儿好,这一点成为她在老伴儿面前炫耀的一个资本。
  刚来济南时,别人称呼曹建英老两口为“老师”,曹建英回家还问儿子:“他们怎么知道我跟你爸爸年轻的时候当过民办教师?”时间一长,曹建英和老伴儿的语言当中,也不自觉地掺进了那么点济南味儿,现在,老伴儿打电话给送水工的时候,也会说:“老师儿,麻烦给送桶水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