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真实的人物世界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看齐鸣的水墨画创作
  ◇齐鸣
  1960年生于沈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曾任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工笔画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蒋兆和艺术研究会理事。
  》》齐鸣近期艺事活动一览
  □2013年3月,参加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彩云南”画展。

□2013年8月,参加北京工笔重彩画会成立34周年工笔画展览。

□2013年8月,应邀参加俄罗斯圣彼得堡“交流与交融——中国书画展”。

□2013年9月,应邀参加第三届全国美术院校工笔画名家画展。

□2014年4月,参加“七彩云南·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

□2014年5月,应邀参加在巴黎大皇宫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

□2014赴美国展览、讲座、交流
  齐鸣的作品是十分有特点的,他的特点不是去有意识地张显自我存在,而是去追求共性的存在、能触及到精神层面的事物,让观众与作品交流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感染,不自觉地走入画中。

平民情态:
没有矫揉造作的绘画

  在近日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七彩云南——中国美术作品展”与“多彩贵州——中国美术作品展”上,观众见到了齐鸣的作品《桑勘比迈·赶摆的日子》。  
  “桑勘比迈”,是傣语傣历新年的意思,赶摆即赶集。据介绍,这是画家齐鸣到西南大地写生后创作出的作品,“布朗族人形象粗朴,从眼前一过,行头和形象很抓人,傣族人形象相对平淡些,爱伲族、哈尼族各有不同。但他们也都有些共性特点,毕竟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喝着澜沧江的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像藏与露、增与减、疏与密、强与弱的处理,小稿和大图设计涉及的问题,我在思想里不断进行着考量,最终呈现出饱满热闹的气氛。开始我曾起名为《节日》,又觉得宽泛缺少指向,就想到了方言,所以名字最终定为《桑勘比迈·赶摆的日子》”,齐鸣说。
  这幅作品中,齐鸣的创作理念可见一斑。没有对繁复首饰的细致刻画,没有对青春少女的尽情描写,画家选择的是赶集、庆祝的普通人群,带有了强烈的现场真实感。他的画属于平民绘画,题材多以描绘普通人情态为主,没有冲击人们眼球的美女,多数是乡村的农民、城市中的待业者、老者形象,不矫揉造作,在看似朴素和平淡的情态中常蕴含着一种苦涩感,平实且令人感动。

举重若轻:
于不经意处设深思

  齐鸣原执教于鲁迅美院,08年来到北京语言大学之后,由工笔画转入水墨画创作。而之前的基础,为其水墨创作作出良好的铺垫。“在我看来,画种、题材本身就没有特别刻板、严格的区分,开放的看待这个问题。”
  笔下的功夫达到了,转变不是无源之水。齐鸣认为,之前画工笔画的功底有助于细节处理上的更加深入。“写意不是大概,‘似与不似’不是模棱两可,笔墨感觉的背后蕴含着个人内在能量等诸多元素,它对精准程度的要求并不比工笔低,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这正如苏东坡的一句话,‘始知真放在精微’。每个人笔墨中记载的都是自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出自感受与思考,有学养、智慧还有品质,用心在哪,明眼人一目了然。”因此,齐鸣的作品往往在不经意的细微处设置深思,他尚力、尚厚、尚平实,着力寻求能够真实表现普通人性情、状态的方式,让语言最大限度的贴近表现对象的精神世界。
  “我们看大师的作品,会觉得处处是经典,值得推敲、耐看,内涵丰富却不能让观众看得很累。所谓举重若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齐鸣说。他的写意人物深度隐藏在朴素的形象与笔墨里,笔下人物从来都是淡然清和,笔墨则是充盈沛然,朴厚背后,浑然天成,形象的鲜活性与感受的真切感顿然显现。

寓于平淡:
自然地表达人性真与善

  不受职业特点束缚的人物,不出现某一种“范儿”的感觉,有生命活力,而不是百货公司的模特儿形象,这是齐鸣选取刻画对象的准则。“对于画人物画,我所努力追求的是把人的感情和情绪画出来,希望被塑造的形象是存在的、可信的、有生命的,而不是只存在于笔墨符号里的皮影,人的情感情绪存在于对象具体的情态、动态当中,在每个人之间不同的差异里。这种差异不全是看到的,更多是体验到的,参与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活动,并把这种体验通过相应的形象呈现出来。我关注个性的不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人性普遍的共性,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使人的共性变得鲜活起来。”
  齐鸣总是以普通人的平常心境去体验平常人的真实感受和他们的自在状态,如《流年》、《老农头像》等,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他钟情于那些平常的人物,从他们转瞬即逝的情态中捕捉令其心动的东西。这其中寄予了画家对人性与人文的理想,也饱含了他对形式的发现和认识,把温情寓于平淡,自然地去表达人性的真与善。        (东野升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