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当钥匙,打开患者心灵
2014年05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你用真心去对待病人,病人就能感受到,我希望每一位病人都能拿我当朋友。”黄英丽如是说,也是这样去做的。很多出院很久的病人,都会经常回来“探亲”。
  几年前,有个小伙子因车祸骨折入院,穿得很破旧。出院后,小伙子去了北京打工,也会打扮了,有一次他专门回来看望,穿得很时尚,黄英丽第一眼都没认出他来,“当时住院时我穿得很破,现在变帅了吧?”小伙子诙谐的话语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有一位老人出院后定期往科里打电话,所有护士的名字他都能叫得出来;还有一位病人出院已经7年,却能一眼认出黄英丽,热情地打起招呼……黄英丽说,让病人恢复健康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曾经有一位老人因为得了严重的关节炎10年没有下床走路,做完关节置换时激动地老泪纵横,老人激动的样子让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无一不为之动容。
  采访结束时,黄英丽对记者说,现在医患关系如此紧张,主要还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只有拿患者当朋友、当亲人,关系才能越来越近。”
真心对待患者 护患关系“零距离”
  黄英丽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曾有个病人入院后百般挑剔,嫌床硬、嫌设施不好,一个劲按床铃找责任护士的茬,不到一小时折腾了护士十几趟,冷嘲热讽,言语刺耳。责任护士受不了,哭着找黄英丽诉苦。“后来我一了解,才知道病人之所以百般挑剔,还是身体上的痛苦无处发泄。”
  黄英丽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护士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她经常把护士们聚到一起“玩”角色扮演,扮演刁钻的病人,想各种招数去“为难”护士们。“对于患者而言,难免会说出一些过激的言语,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如果换位思考一下,站在病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不会感到委屈了。”
  “我们科前段时间曾经收治了一个病人,是个小姑娘,查出有骨肉瘤需要截肢。她才只有22岁,换做任何一个人,我相信都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黄英丽说,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都在承受病痛的折磨,所以发点脾气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护士,应该用一颗宽大的心去包容。
  黄英丽1996年毕业于省立医院护校,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走上护士岗位一干就是18年。2004年她当上了急诊科副护士长,2007年骨关节科建科,她升任该科护士长。当时人手非常少,全是小姑娘,加上她总共才8名护士。护士们基本上都是刚招过来的,当时忙到什么程度呢?用护士们的话说“我们上一个夜班跑的路相当于在其他医院干一个星期跑的路”。为防止累垮,护士们上班时都穿着防血栓的弹力袜。
  由于刚建科,很多东西都不太健全,黄英丽整整三个月没回过家,一直在科里忙里忙外。当时她的孩子才只有1岁半,等她回到家中时,孩子盯着她愣了好久,然后突然放声大哭,不停地叫“妈妈”。
  第一眼看到黄英丽时,记者以为她只是个普通的护士。“那你觉得护士长应该长什么样子啊?”黄英丽笑吟吟地问。与想象中护士长年纪大些、很有威严的样子不同,眼前的黄英丽十分亲切,就像邻家的大姐。“真心对待每一个患者,走入患者的心灵,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玩”角色扮演,提高心理承受力
“无陪护”成立,忙得三个月没回家
  ▲骨关节科无陪护病房里,护理人员悉心照料患者。
  ◤护理人员正在协助96岁的患者手术后行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